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干旱内陆河流域城市适度规模研究——以石羊河流域凉州区为例
, PP. 646-655
Keywords: 水资源承载力 ,城市适度规模 ,协调度分析 ,石羊河流域
Abstract:
以典型的干旱内陆河流域城市武威市凉州区为研究对象,对水资源承载力、城市适度规模的内涵进行阐述;基于可利用水量、水权及水质三要素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及城市适度规模计算模型,构建了城市适度规模与实际人口的距离协调度评价模型,并给出评价区间标准;对未来可利用水量、未来可能配水量、未来城市适度规模、水资源超载度进行预测并分析。结果表明:近10a凉州区的地表径流量变化幅度不大,相比20世纪50年代下降程度显著,凉州区水资源超载度逐年增长,城市适度规模与实际人口的距离协调度处于初级协调发展绿灯区向濒临失调衰退黄灯区过渡阶段。未来20a水资源超载度增长率降低,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城市适度规模远小于预测的城市人口规模,城市适度规模与实际人口距离协调度进入轻度失调双黄灯警区。
References
[1] SALMAN M A.Interstates water disputes in India: an analysis of the settlement process〔J〕.Water Policy,2002,4(3):223-237.
[2] CONAN C,MARSILY G de,BOURAOUI F,et al.A long term hydrological modeling of a semiarid Mediterranean watershed 〔J〕.Geophysical Research Abstracts,2001,(3):39 - 48.
[3] ATEF Al-Kharabsheh,RAKAD Ta[JP8]’a[JP]ny.Influence of urbanization on water quality deterioration during drought periods at South Jordan〔J〕.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2003,(53):619 - 630.
[4] 施雅风,曲耀光.乌鲁木齐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及其合理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5] 崔凤军.城市水环境承载力及其实证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8,13(1):59-61.
[6] 方创琳,乔标. 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干旱区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化阈值〔J〕. 生态学报,2005,25(9):2413-2422.
[7] 张建勇,宋书巧.城市水资源承载力与城市规模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1).
[8] 鲍超,方创琳. 河西走廊城市化与水资源利用关系的量化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06,21(2) :302-310.
[9] 刘耀彬.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特征及机制〔J〕.经济地理,2006,26(3):456-462.
[10] 马国军,刘君娣,林栋,等.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及生态环境效应〔J〕.中国沙漠,2008,28(3):592-597.
[11] 朱一中,夏军,谈戈.关于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的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2):180-188.
[12] 〔英〕霍尔·P著,邹德慈,金经元译.城市和区域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236.
[13] 赵建世,王忠静,甘泓等.双要素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模型及其应用〔J〕.水力发电学报,2009,28(3):176-180.
[14] 赵建世,王忠静,秦韬.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演变分析〔J〕.水利学报,2008,39(6):647-658.
[15] 孙爱军,董增川,张小艳.中国城市经济与用水技术效率耦合协调度研究〔J〕.资源科学,2008,30(3):446-453.
[16] 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1):105-112.
[17] 杨银峰,石培基.甘肃省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1):66-71.
[18] 王成.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 水资源保护, 2003,(3):59-60.
[19] 徐士蕊.武威市石羊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变化趋势分析〔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5,41(1):47-50.
[20] 李玫,石敏俊,张翠芳,等.石羊河流域近40 a来水资源供需格局演变〔J〕 .干旱区地理,2010,33(4):651-658.
[21] 马金珠,朱中华,于保静. 石羊河流域水环境演化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135-156.
[22] 张晓伟,沈冰,莫淑红,等.石羊河流域出山口径流演变特征〔J〕.干旱区地理,2008,31(6):836-842.
[23] 蔺雪芹,方创琳.水资源硬约束下的武威城市化过程与节水型城市建设〔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1):117-124.
[24] 方创琳,李铭.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干旱区河西走廊城市化发展模式〔J〕.地理研究,2004,23(6):825-832.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