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羌塘盆地中侏罗世布曲期及夏里期岩相古地理与油气远景
DOI: 10.7605/gdlxb.2006.04.006, PP. 499-508
Abstract:
在露头剖面地层学及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编制了西藏羌塘盆地中侏罗世布曲期和夏里期的单因素图和岩相古地理图。布曲期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自北而南依次发育局限台地(潮坪、泻湖)、开阔台地(台盆、浅滩/点礁)、台缘礁/浅滩、台缘斜坡、盆地等沉积(亚)相;夏里期以陆源碎屑沉积为主,发育泻湖、潮坪、滨岸、陆棚等沉积(亚)相。布曲组台盆和泻湖相泥灰岩和泥晶灰岩是良好的烃源岩,台缘礁和浅滩相碳酸盐岩是良好的储集岩,而上覆的夏里组泻湖和潮坪相泥岩和膏盐层是良好的区域性盖层,共同构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该生储盖组合大都被上覆的上侏罗统、白垩系、第三系覆盖。因此,布曲组是盆地内最好的油气勘探目的层,沿中央隆起带两侧以及北羌塘地区的琵琶湖-半岛湖凸起一带应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References
[1] | 冯增昭.2004.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定量岩相古地理重建
|
[2] | [J] 古地理学报,6(1):3-19.
|
[3] | 罗本家,戴国汉.1996.羌塘盆地油气有利勘探区块
|
[4] |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7(1):58-61.
|
[5] | 谭富文,王剑,王小龙,等.2002.西藏羌塘盆地—中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的首选目标
|
[6] | [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2(1):16-21.
|
[7] | 谭富文,王剑,李永铁,等.2004.羌塘盆地侏罗纪末-早白垩世沉积特征与地层问题
|
[8] | [J] 中国地质,31(4):400-405.
|
[9] | 王剑,谭富文,王小龙,等.2004a.藏北羌塘盆地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早期沉积构造特征
|
[10] | [J] 沉积学报,22(2):198-205.
|
[11] | 王剑,谭富文,李亚林,等.2004b.青藏高原重点沉积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
[12] | [M] 北京:地质出版社,32-85.
|
[13] | 王成善,伊海生,刘池洋,等.2004.西藏羌塘盆地古油藏发现及其意义
|
[14] |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5(2):139-143.
|
[15] | 熊盛青,周伏洪,姚正煦,等.2001.青藏高原中西部航磁调查
|
[16] | [M] 北京:地质出版社,1-230.
|
[17] | 杨辉,王永涛,姚政道,等.2002.羌塘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含油气远景评价
|
[18] | [J] 同济大学学报,30(12):1462-1467.
|
[19] | 阴家润.1990.青海南部奇异蚌动物群生态环境与时代的探讨
|
[20] | [J] 古生物学报,29(3):284-299.
|
[21] | 赵政璋,李永铁,叶和飞,等.2001.青藏高原海相烃源层的油气生成
|
[22] | [M] 北京:科学出版社,1-340.
|
[23] | 朱筱敏,杨俊生,张喜林.2004.岩相古地理研究与油气勘探
|
[24] | [J] 古地理学报,6(1):101-109.
|
[25] | 朱井泉,李永铁.2000.藏北羌塘盆地白云岩类型、成因及油气储集特征
|
[26] | [J] 古地理学报,2(4):30-42.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