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西藏古错—岗巴盆地下白垩统黑色页岩地质特征及其油气资源意义

DOI: 10.7605/gdlxb.2006.03.002, PP. 307-316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藏南聂拉木县、岗巴县的古错-岗巴盆地呈东西向展布,位于北喜马拉雅构造分区。早白垩世沉积以碎屑物质为主,其黑色页岩主要集中于下白垩统古错四组、古错五组和东山组。黑色页岩沉积物颗粒微细,以泥质、粘土质组分为主,砂/泥比值低,局部夹有海底扇沉积的细砂岩、粉砂岩等韵律层,富含菱铁矿、钙质结核,少见菊石等生物化石。其沉积环境应为相变缓慢、水体低能且较为特殊(受火山活动影响)的海相还原环境。黑色页岩中的粘土质所反映出的稀土配分模式与玄武岩标准模式极为接近,显示出当时的沉积可能伴随有火山活动及基性物质的介入。综合地质特征显示出本区下白垩统黑色页岩厚度巨大,构造简单,具有较好的成烃条件,虽然有机质成熟度较高,但黑色页岩仍是未来本区油气资源潜力评价中值得重视的积极因素之一。

References

[1]  邓宏文,钱凯,1993,沉积地球化学与环境分析。第24页。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2]  刘桂芳、王思恩,1987,西藏喜马拉雅区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研究的新进展。见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文集编委会,地层古生物论文集,17:143-166。北京:地质出版社。
[3]  刘训,傅德荣,姚培毅,刘桂芳,王乃文,1992,青藏高原不同地体的地层、生物区系及沉积构造演化史,地质专报(二)、地层古生物,北京:地质出版社,(15):1-169。
[4]  史晓颖,雷振宇,阴家润,1996,珠穆朗玛峰北坡下侏罗统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地质学报,70(1):71-83。
[5]  西藏地质矿产局,1993,西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394—462。
[6]  西藏地质矿产局,1997,西藏自治区岩石地层,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79-180。
[7]  徐钰林,万晓樵,苟宗海,张启华,1990,西藏侏罗、白垩、第三纪生物地层。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147。
[8]  姚培毅,刘训,傅德荣,1990,西藏南部古错侏罗-白垩系界线剖面的新观察。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第21号。北京:地质出版社,41-52。
[9]  余光明,王成善,1991,西藏特提斯沉积地质,地质专报(三),第12号。北京: 地质出版社,1-153。
[10]  岳来群、史哓颖、王鸿祯,2003,北喜马拉雅地区下白垩统海底扇沉积环境。古地理学报,第5卷,第4期,391-403。
[11]  张启华,1985,西藏聂拉木地区普普嘎组早白垩世菊石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见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文集编委会,青藏高原地质论文集,(16):,北京:地质出版社,165-183。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