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源碎屑岩中的古土壤在地层分析中的应用
DOI: 10.7605/gdlxb.2006.02.004, PP. 211-218
Abstract:
?对各种古土壤的分类标准进行比较之后,重点介绍了Mack的古土壤分类及其土壤的演变序列。Mack的古土壤分类主要依据稳定矿物和保存在土壤中的古地貌属性,将古土壤划分为9种。在地层序列中古土壤的识别标志主要包括颜色、粒度、生物成因构造(植物生长痕迹)、原生沉积构造退化特征、层次化和边界特征、宏观结构特征、矿物及地球化学特征等。可以通过野外观察、室内显微镜观察、实验室化验及地震、测井资料来进行鉴别。陆相盆地具有很强的分隔性,盆地相变又非常复杂,寻找区域性较稳定的层序界面比较困难。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用古土壤划分陆相成因地层层序、解决地区及全球对比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References
[1] | 卜淘. 1999.河相地层研究的几个问题
|
[2] | [J] 岩相古地理,19(6):55-56.
|
[3] | 陈景冈.1997.土壤地质学
|
[4] | [M] 北京:地质出版社,90-91.
|
[5] | 陈清华,刘池阳,李琴. 2003. 胜利油区孤岛新近系辅助标志层研究
|
[6] | [J] 地层学杂志, 27(1):46-47.
|
[7] | 高山林.1997.陆相层序地层学若干问题讨论
|
[8] | [J] 西北地质,18(1):3-4.
|
[9] | 侯春红.1999.西安地区全新世古土壤研究
|
[10] | [J] 中国岩溶,18(3):207-208.
|
[11] | 邵龙义,窦建伟,张鹏飞.1998.含煤岩系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和展望
|
[12] | [J] 煤田地质与勘探,26(1):7-8.
|
[13] | 邵龙义,何志平,罗文林.2005. 河北南部石炭-二叠纪煤系土壤特征
|
[14] | [J] 地层学杂志, 20(2):128-132.
|
[15] | 张柏桥,胡涛.2002.河湖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
[16] | [J]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4(4):30-32.
|
[17] | 张林,魏国齐,郭英海.2005.四川盆地志留系层序地层及有利储集层分布
|
[18] | [J] 天然气工业,25(5):9-10.
|
[19] | 赵景波.2005.关中平原420-350KaBp的古土壤与环境
|
[20] | [J] 地理学报,60(1):32-34.
|
[21] | [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3):9-10.
|
[22] | 谢渊,刘家铎,王剑,等. 2002.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与挑战
|
[23] | [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2(2):9-13.
|
[24] | 杨利军,邵龙义,张鹏飞. 2002.古土壤的类型及识别标志
|
[25] | [J] 煤田地质,14(3):1-3.
|
[26] | 叶良苗,裘亦楠. 1991.河流相古土壤及其在河流沉积地层对比中的应用
|
[27] | [J] 沉积学报,9 (2):63-64.
|
[28] | 尹国勋,张汉瑞. 1996.济源上三叠统古土壤及其意义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