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塔里木盆地东部下志留统下砂岩段储层特征

DOI: 10.7605/gdlxb.2006.02.008, PP. 259-268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志留系为一套海相碎屑岩沉积,现今仅保存有下志留统,分布在铁南2井、维马1井以南、阿南1井以北的东西向狭长地带内。下志留统的下砂岩段是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之一,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下砂岩段储层岩性为岩屑砂岩,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剩余原生粒间孔,压实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在下砂岩段储层中,中砂岩的储集性能相对较好,其孔隙度多数在10%以上,是下砂岩段的主要含油气储层。后期的成岩作用改善了局部层段的储层物性。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后,下砂岩段依然保存有物性条件较好的储层段,可能蕴涵了商业油气储量。

References

[1]  冯增昭,王英华,刘焕杰,等.1994.中国沉积学
[2]  [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427~480.
[3]  冯增昭.1993.沉积岩石学(第二版)
[4]  [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74~261.
[5]  王德发,邓宏文. 1992.陆源碎屑沉积环境及沉积体系
[6]  [M]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3~58.
[7]  周志毅,陈丕基. 1990.塔里木生物地层和地质演化
[8]  [M] 北京:科学出版社,56~126.
[9]  周志毅,赵治信,等.2001.塔里木盆地各纪地层
[10]  [M] 北京:科学出版社,1~366.
[11]  顾家裕,宁从前,贾进华.1998.塔里木盆地碎屑岩优质储层特征及成因分析
[12]  [J] 地质论评, 44(1):83-89.
[13]  赵治信,雍天寿,贾承造,等.1997.塔里木盆地地层
[14]  [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203.
[15]  朱如凯等.2005.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沉积相与沉积模式
[16]  [J] 古地理学报,7(2):197~206.
[17]  朱筱敏.1995.塔里木盆地志留系与泥盆系碎屑潮坪沉积
[18]  [M] 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新进展.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66~169.
[19]  朱筱敏,王贵文,谢庆宾.2001.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层序地层特征
[20]  [J] 古地理学报,3(2):64~71.
[21]  朱筱敏,王贵文,谢庆宾.2002.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沉积体系及分布特征
[22]  [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6(3):5~12.
[23]  顾家裕主编.1996.塔里木盆地沉积层序特征及其演化
[24]  [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316.
[25]  顾家裕等.1994.沉积相与油气
[26]  [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310.
[27]  侯会军,王伟华,朱筱敏.1997.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沉积相模式探讨
[28]  [J] 沉积学报,15(3):41~47.
[29]  朱筱敏,杨俊生,张喜林.2004.岩相古地理研究与油气勘探
[30]  [J] 古地理学报,6(1):101~109.
[31]  盖洛韦W E,霍布德D K.1989.陆源碎屑沉积体系在石油、煤和铀勘探中的应用
[32]  [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35~40.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