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塔里木盆地古近系层序地层研究

DOI: 10.7605/gdlxb.2007.03.006, PP. 283-292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运用露头、钻井岩心及测井层序地层学的有关理论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周边露头及盆地内钻井剖面的古近系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研究,共识别出6个三级层序界面,把塔里木盆地古近系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其中,古新世—始新世早期(库姆格列木群沉积期)发育3个层序,从下到上为S1,S2和S3。S1大致相当于库姆格列木群底部的砾岩段、膏泥岩段到白云岩段,在塔西南地区相当于土依洛克组。S2和S3大致相当于库车坳陷库姆格列木群上部两套膏盐岩段以及塔西南坳陷阿尔塔什组-齐姆根组及卡拉塔尔组-乌拉根组的两套膏盐岩段。始新世晚期—渐新世(苏维依组沉积期)发育1~2个三级层序,即S4和S5。S4相当于库车坳陷的苏维依组和塔西南坳陷巴什布拉克组的主体,S5仅在部分钻井中见到,以苏维依组顶部局部发育的扇三角洲相砂砾岩为代表。在这些层序中,低位体系域往往以发育扇三角洲分流河道及辫状河道相砂砾岩以及咸化潟湖或蒸发台地相厚层膏盐岩为特征,而水进体系域多以滨浅湖相泥岩和粉砂岩为主,高位体系域则主要为碳酸盐岩及富泥质的沉积序列。

References

[1]  顾家裕. 1996. 塔里木盆地沉积层序特征及其演化
[2]  [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361.
[3]  贾承造,魏国齐,姚慧君,等. 1995. 盆地构造演化与区域构造地质. 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丛书
[4]  [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74.
[5]  贾承造,张师本, 吴绍祖. 2004. 塔里木盆地及周边地层研究(上、下册)
[6]  [M] 北京:科学出版社,1 063. 
[7]  林畅松,刘景彦,张燕梅,等. 2002. 库车坳陷第三系构造层序的构成特征及其对前陆构造作用的响应
[8]  [J] 中国科学(D辑),32(3): 177-183.
[9]  邵龙义, 何志平, 顾家裕,等.2006. 塔里木盆地古近纪岩相古地理
[10]  [J] 古地理学报,8(3):353-364.
[11]  孙龙德.2004.塔里木含油气盆地沉积学研究进展
[12]  [J] .沉积学报,22(3):408-416.
[13]  孙龙德, 周新源, 王国林.2005. 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研究新进展和油气勘探主攻方向
[14]  [J] 地质科学, 40 (2) : 167-178.
[15]  王琪, 陈国俊, 薛莲花, 等.2002.塔里木西部白垩系—古近系沉积成岩演化特征
[16]  [J] .新疆地质, 20 (增刊):26-30.
[17]  薛莲花, 陈国俊, 王琪, 等. 1998.塔里木盆地K2—E 旋回层序与海平面变化
[18]  [J] 沉积学报, 16(3): 66-71.
[19]  雍天寿,单金榜,魏景明,等. 1989. 古特提斯海北支塔里木古海湾岩相古地理
[20]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29. 
[21]  张运东, 宋建国.1999.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第三系层序地层研究
[22]  [J] .石油勘探与开发,26(3):11-14.
[23]  周新源, 王清华,杨文静,等.2005.塔里木盆地天然气资源及勘探方向
[24]  [J] 天然气地球科学,16(1): 7-11.
[25]  周志毅.2001.塔里木盆地各纪地层
[26]  [M] .北京:科学出版社,359.
[27]  朱如凯, 魏伟, 张运东. 1999.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新生界终端扇沉积体系与储层研究
[28]  [J] 沉积学报,17(增刊):752-757.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