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坳陷束鹿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泥灰岩成因探讨
DOI: 10.7605/gdlxb.2007.02.005, PP. 167-174
Abstract:
冀中坳陷束鹿凹陷中部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下部(简称沙三下)泥灰岩属一类特殊的岩石类型组合,既非典型的碳酸盐岩,又非经典的碎屑岩。在进行了详细的岩心、薄片观察和各种分析化验资料的综合分析基础上,认识到研究区岩石为混积岩类,将混积岩(广义的)、混合沉积的概念和体系引入沉积物类型和岩相的划分中,为泥灰岩的科学定名提供了依据。据此对混积岩的类型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共划分出3大类型:结构混合、互层混合和夹层混合。每一类可以再细分为多种,其中结构混合包括①陆源组分为主的混积岩,②以内源组分为主的混积岩。互层混合成因的混积岩是最重要的岩石类型,本区所谓的纹层状泥晶灰岩大部分属于这一沉积类型,主要由灰质泥岩或泥灰岩与泥晶灰岩组成明暗相间的条带,有时含丰富的有机质。互层出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依据其岩石中原地组分和异地组分的含量不同,可进一步划分为4种类型。夹层混合沉积,表现为巨厚的碳酸盐岩质砾岩层夹前两类混积岩。构造、气候及物源等是控制混积岩形成的主要因素。
References
[1] | 郭福生. 2004. 浙江江山藕塘底组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
[2] | [J] 沉积学报, 21(1): 136-141.
|
[3] | 江茂生, 沙庆安. 1995. 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体系研究进展
|
[4] | [J] 地球科学进展, 10(6): 551-554.
|
[5] | 沙庆安. 2001a. 混积岩一例——滇东震旦系陡山沱组砂质砂屑白云岩的成因
|
[6] | [J] 古地理学报, 3(4):56-60.
|
[7] | 沙庆安. 2001b. 混合沉积和混积岩的讨论
|
[8] | [J] 古地理学报, 3(3):63-66.
|
[9] | 王国忠. 2001. 南海北部大陆架现代礁源碳酸盐与陆源碎屑的混合沉积作用
|
[10] | [J] 古地理学报, 3(2): 47-54.
|
[11] | 王英华, 周书欣, 张秀莲. 1993. 中国湖相碳酸盐岩
|
[12] | [M] 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35-43.
|
[13] | 杨朝青, 沙庆安. 1990. 云南曲靖中泥盆统曲靖组的沉积环境: 一种陆源碎屑与海相碳酸盐的混合沉积
|
[14] | [J] 沉积学报, 8(2): 59-66.
|
[15] | 张锦泉,陈洪德,叶红专. 1994. 碳酸盐与陆源碎屑的混和沉积
|
[16] | [M] 见:冯增昭,王英华,刘焕杰,沙庆安,等主编. 中国沉积学.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623-631.
|
[17] | 张锦泉,叶红专.1989. 论碳酸盐与陆源碎屑的混合沉积
|
[18] | [J]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6(2):87-92.
|
[19] | 张雄华.2000. 混积岩的分类和成因
|
[20] | [J] .地质科技情报,19(4):31-33.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