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广东小良水土保持观察站花岗岩风化壳磁化率特征及其与生态环境演替的关系

DOI: 10.7605/gdlxb.2007.01.008, PP. 77-86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广东小良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观测站位于北回归线上,是联合国“人与生物圈”定点观察站。本文在野外考察和系统采样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同一花岗岩风化壳上光板地(生态破坏)剖面和生态恢复剖面样品的矿物学、磁化率特征,探讨它们与生态环境演替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两剖面,其磁性矿物类型与粒度均不同,磁化率变化规律差异显著。其中,光板地剖面主要载磁矿物为赤铁矿、针铁矿等矿物,磁化率值很低,与含水量之间相关性较差,基本无超顺磁矿物的存在;生态恢复剖面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和磁赤铁矿,低频磁化率值较高且与含水量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频率磁化率随剖面深度增加而递减,表明超顺磁矿物浓度的变化趋势,反映了生物因素对风化壳剖面的影响和改造。通过两剖面的对比研究说明生态系统的参与对风化壳结构的改变非常显著,磁化率特征可以作为表征这种改变的良好的替代指标。

References

[1]  陈法扬. 1992.小良水土保持试验站综合治理效益分析
[2]  水土保持通报,12(1): 52-60.
[3]  陈满荣,俞立中,韩晓非. 2001.环境磁学样品干燥过程中的磁性效应
[4]  沉积学报,19(4): 630-636.
[5]  龚子同,刘良梧. 1993.红色风化壳与环境雏议
[6]  [M] 见: 中国第四纪南北对比与全球变化. 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60.
[7]  郝青振,郭正堂,彭淑贞. 2000.陇西第三纪红土磁学性质初步研究
[8]  第四纪研究,20(5):447-456.
[9]  胡守云,邓成龙, Annel E,等.2001. 湖泊沉积物磁学性质的环境意义
[10]  科学通报,46(17):1 491-1 494.
[11]  胡雪峰,程天凡,巫和昕. 2003.南方网纹红土内是否可能存在多个“沉积—成土”过程的旋回?
[12]  科学通报,48(9): 969-975.
[13]  胡雪峰,龚子同,夏应菲,等. 1999.安徽宣州黄棕色土和第四纪红土的比较研究及其古气候意义
[14]  土壤学报,36(3):301-307.
[15]  胡雪峰. 2004.“黄土—古土壤”序列中氧化铁和有机质对磁化率的影响
[16]  土壤学报,41(1): 7-12.
[17]  黄孝刚,孙继敏.2005.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磁组构特征及其指示的古风向
[18]  第四纪研究,25(4):516-522.
[19]  姜月华,殷鸿福,王润华. 2004.环境磁学理论、方法和研究进展
[20]  地球学报,25(3): 357-362.
[21]  刘良梧,龚子同. 2000.古红土的发育与演变
[22]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3): 37-42.
[23]  卢升高,俞劲炎,章明奎,等.2000.长江中下游第四纪沉积物发育土壤磁性增强的环境磁学机制
[24]  沉积学报,18(3): 336-340.
[25]  卢升高. 2000.第四纪红土的磁性与氧化铁矿物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26]  土壤学报,37(2):183-191.
[27]  潘永信,邓成龙,刘青松,等.2004.趋磁细菌磁小体的生物矿化作用和磁学性质研究进展
[28]  科学通报,49(24): 2 505-2 510.
[29]  庞莲. 1992.广东省小良水土保持试验站科研成果综述
[30]  水土保持通报,12(1): 9-13.
[31]  席承藩. 1991.论华南红色风化壳
[32]  第四纪研究,(1): 1-8.
[33]  熊尚发,刘东生,丁仲礼.2000.南方红土的剖面风化特征
[34]  山地学报,18 (1): 7-12.
[35]  徐义芳,朱照宇,文启忠,等.1999.英峰岭剖面红土的粘土矿物和化学特征与成土环境关系
[36]  地球化学,28(3): 281-288.
[37]  杨小强,周文娟,高芳蕾,等.2006.近13万年来南沙沉积物中的剩磁记录
[38]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6(1):59-66.
[39]  赵其国,杨浩. 1995.中国南方红土与第四纪环境变迁的初步研究
[40]  第四纪研究,(2): 107-116.
[41]  朱日祥,石采东,Suchy V,等.2001.捷克黄土的磁学性质及古气候意义
[42]  中国科学(D辑),31(2):146-154.朱照宇,王俊达,黄宝林,等.1995. 红土·黄土·全球变化
[43]  第四纪研究, (3): 267-277.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