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中国西南地区二叠纪乐平世陆生生物大灭绝期煤中砷和硒的演化及古环境意义

DOI: 10.7605/gdlxb.2008.04.007, PP. 385-394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为了探讨中国西南地区二叠系乐平统(上二叠统)龙潭组中下部煤系不同煤组分中砷、硒的含量和演化及古环境意义,对近10年来采集于中国西南扬子地台的二叠系乐平统龙潭组主采煤层的原煤、亮煤、煤矸石、黄铁矿结核等样品中砷、硒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与中国华北地台一些煤矿的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太原组、山西组的原煤、镜煤、亮煤、煤矸石、黄铁矿结核等样品中砷、硒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地区乐平统龙潭组煤的砷、硒含量变化较大,但总体高于华北晚石炭世和早二叠世煤的砷、硒含量;西南二叠系乐平统龙潭组大多数的亮煤中砷、硒含量高于原煤全煤样(刻槽样)中的砷、硒含量,也远远高于同煤层煤矸石的含量,龙潭组部分亮煤的砷含量尤其高,为55~338mg/kg,还发现砷含量为89mg/kg的亮煤。但华北上石炭统—下二叠统的镜煤中的砷、硒含量与之相反,低于原煤全煤样的砷、硒含量,其中砷含量非常低,为063~129mg/kg。说明西南地区上二叠统煤中的砷和硒与煤的有机质密切相关,可能主要来源于成煤古植物。在西南乐平世早、中期第Ⅰ幕陆生生物集群灭绝事件期间,陆生动物的食物——植物中有毒有害元素砷、硒含量明显增加,陆生环境或泥炭沼泽中可溶性砷、硒含量增加。

References

[1]  陈军,陈学敏,杨克敌. 2000. 硒、锌对氟致大脑神经细胞DNA损伤影响[J]. 卫生研究,29:216-217.
[2]  陈同斌,韦朝阳,黄泽春,等. 2002. 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及其对砷的富集特征[J]. 科学通报,47(3):207-2l0.
[3]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2001. 中国聚煤作用系统分析[M]. 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6-145.
[4]  代世峰,任德贻,李生盛,等. 2003. 华北地台晚古生代煤中微量元素及As的分布[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32(2):111-114.
[5]  段志刚,李学明. 2000. 砷对小鼠骨髓细胞DNA的损伤作用[J].卫生毒理学杂志,14(1):29-31.
[6]  冯增昭,何幼斌,昊胜和,等.1991. 中、下扬子地区二叠纪岩相古地理[M]. 北京:地质出版社.
[7]  韩德馨. 1996. 中国煤岩学[M]. 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40-263.
[8]  金玉玕,尚庆华,侯静鹏,等.2000.中国地层典·二叠系[M]. 北京:地质出版社,1-92.
[9]  李玉成,周忠泽. 2002. 华南二叠纪末缺氧海水中有毒气体与生物集群绝灭[J]. 地质地球化学,30(1):57-63.
[10]  刘英俊,曹励明,李兆麟,等. 1984. 元素地球化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326-331.
[11]  〖JP3〗雒昆利. 1995. 陕西安康南部富硒作物分析[J]. 自然资源,(2):68-72.
[12]  雒昆利,陈德岭,葛岭梅,等.1994.陕西省古生界黑色岩系及煤系伴生矿产和伴生元素[M].陕西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36-46.
[13]  〖JP3〗雒昆利,李会杰,陈同斌,等. 2008. 云南昭通氟中毒区煤、烘烤粮食、黏土和饮用水中砷、硒、汞的含量[J]. 煤炭学报,(3):23-27.
[14]  任德贻,赵峰华,代世峰,等. 2006. 煤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128-135.
[15]  邵龙义,鲁静,Tim Jones,等. 2006.桂中晚二叠世碳酸盐岩型煤系高有机硫煤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J]. 煤炭学报,31(6):770-775.
[16]  唐修义,黄文辉. 2004. 中国煤中微量元素[M]. 北京:商务出版社,54-280.
[17]  童金南. 2001.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及重大事件[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6(5):446-448.
[18]  杨光圻. 1990. 我国硒缺乏和硒过多及地方病预防[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5(5):266-268.
[19]  杨遵仪,吴顺宝,殷鸿福,等. 1991. 华南二叠—三叠纪过渡时期地质事件[M]. 北京:地质出版社.
[20]  殷鸿福,黄思骥,张克信,等. 1989. 华南二叠—三叠纪之交的火山活动及其对生物灭绝的影响[J]. 地质学报,62(2):169-181.
[21]  余日安,陈学敏. 1998. 硒对大鼠肝细胞DNA损伤的研究[J]. 环境与健康杂志,15(5):193-197.
[22]  袁三畏. 1999. 中国煤质论评[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3]  张爱华,洪峰,黄晓欣,等. 2003. 燃煤型砷中毒患者遗传损伤及癌变机理[J].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2(1):12-15.
[24]  郑笑梅. 2000. 物种绝灭[J]. 国外科技动态,(5):6-8.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