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域古近系湖盆边缘构造样式及其对沉积层序的控制作用
DOI: 10.7605/gdlxb.2008.06.007, PP. 627-635
Abstract:
陆相断陷湖盆边缘构造带是湖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常紧邻生油中心,是陆相断陷湖盆的油气主要富集带之一。渤海海域古近系湖盆边缘构造样式可划分为伸展型湖盆边缘和走滑型湖盆边缘两大类,伸展型湖盆边缘又可划分为陡坡断裂型湖盆边缘、缓坡断裂型湖盆边缘、简单缓坡带型湖盆边缘和轴向斜坡型湖盆边缘。伸展型湖盆边缘在全区各大凹陷均可见,走滑型湖盆边缘仅发育在盆地的东部地区,主要受郯庐断裂带的控制。不同类型湖盆边缘的构造活动方式和构造演化过程各不相同,因而其所形成的地貌形态有较大的差别,可容空间和沉积基准面的变化各具特色,从而导致不同构造样式的湖盆边缘具有不同的沉积层序构成模式。湖盆边缘构造样式对层序构成的控制作用的分析对储集层预测和岩性圈闭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References
[1] | 冯有良,李思田,解习农.2000. 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形成动力学及层序地层模式[J]. 地学前缘, 7(3):119-132.
|
[2] | 纪友亮,张世奇,张宏,等.1998.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层序成因机制模式[M]. 北京:地质出版社,148-164.
|
[3] | 林畅松,刘景彦,张英志,等.2005. 构造活动盆地的层序地层与构造地层分析——以中国中、新生代构造活动湖盆分析为例[J].地学前缘,12(4):365-374.
|
[4] | 林畅松,潘元林,肖建新.2000.“构造坡折带”—断陷盆地层序分析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5(3):260-266.
|
[5] | 刘豪,王英民.2004.坳陷湖盆坡折带特征及其对非构造圈闭的控制[J].石油学报,25(2):30-35.
|
[6] | 任建业,陆永潮,张青林.2004.断陷盆地构造坡折带形成机制及其对层序发育样式的控制[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9(5):596-602.
|
[7] | 王英民,金武弟,刘书会.2003.断陷湖盆多级坡折带的成因类型、展布及其勘探意义[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4(3):199-203.
|
[8] | 王英民,刘豪,李立诚.2002.准噶尔大型坳陷湖盆坡折带的类型和分布特征[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7(6):683-688.王英民,刘豪,辛仁臣.2005.坡折带——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重要领域.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理论与实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468-518.肖军,王华.2003.琼东南盆地构造坡折带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3(3):55-63.
|
[9] | 解习农,任建业,焦养泉,等. 1996.断陷盆地构造作用与层序样式[J].地质论评, 42(3):239-244.
|
[10] | 徐长贵.2006.渤海古近系坡折带成因类型及其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J].中国海上油气,18(6):365-370.
|
[11] | 徐长贵,赖维成. 2004.古地貌分析在渤海古近系储集层预测中的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31(5):53-56.徐长贵,许效松,丘东洲,等.2005. 辽东湾地区辽西凹陷中南部古近系构造格架与层序地层格架及古地理分析[J].古地理学报,7(4):449-459.
|
[12] | 张善文,王英民,李群.2003.应用坡折带理论寻找隐蔽油气藏[J].石油勘探与开发,30(3):5-7.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