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有利储集层分布及控制因素*

DOI: 10.7605/gdlxb.2012.03.002, PP. 285-294

Keywords: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有利储集层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为低孔特低渗储集层,研究该区相对优质储集层展布特征以及形成条件,并进行有利目标区域的优选和预测,对于油气挖潜具有很大的意义。通过砂岩物性、砂岩薄片及扫描电镜等资料的研究,探讨了储集层的岩石学类型、孔隙类型与物性特征、胶结物种类及成岩作用特点及其对有利储集层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岩屑长石砂岩,铁方解石等胶结物普遍发育,储集层物性整体较差,非均质性强,主要孔隙类型为残余粒间孔和溶蚀孔隙;沉积、成岩及构造共同控制了有利储集层的分布。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姬塬地区有利储集层的分布。

References

[1]  陈全红,李文厚,高永祥,等.2007.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深湖沉积与油气聚集意义[J].中国科学(D辑),37(增Ⅰ): 39-48.
[2]  库丽曼,刘树根,朱平,等.2007.成岩作用对致密砂岩储集层物性的影响——以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四段气藏为例[J].天然气工业,27(1):33-38.
[3]  雷卞军,刘斌,李世临,等.2008.致密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集层的影响[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0(6):57-61.
[4]  刘昊伟,郑兴远,陈全红,等.2010.华庆地区长6深水沉积低渗透砂岩储集层特征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2(1):21-26.
[5]  曾联波,李忠兴,史成恩,等.2007.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特低渗透砂岩储集层裂缝特征及成因[J].地质学报,81(2):174-180.
[6]  任纪舜.2000.中国油气勘探和开发战略[C].见: 中国石油论坛——21世纪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战略研讨会论文.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7]  田在艺,张庆春.1997.中国含油气盆地岩相古地理与油气[M].北京: 地质出版社,157-176.
[8]  庞雄奇,李丕龙,陈冬霞,等.2011.陆相断陷盆地相控油气特征及其基模式[J].古地理学报,13(1):55-73.
[9]  武富礼,李文厚,李玉宏,等.2004.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三角洲沉积及演化[J].古地理学报,6(3):307-315.
[10]  杨俊杰.2002.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1-28.
[11]  翟光明.1996.中国石油志(第十二卷)[M].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62-69.
[12]  朱如凯,赵霞,刘柳红,等.2009.四川盆地须家河组沉积体系与有利储集层分布[J].石油勘探与开发,36(1):46-56.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