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理科学  2013 

中国城市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异格局及影响因素

, PP. 1157-1165

Keywords: 住宅价格,房价收入比,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半变异函数,半对数模型,中国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分别研究2009年中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住宅均价和房价收入比的空间分异格局、总体趋势、空间异质性和相关性;根据供需理论和城市特征价格理论建立了影响中国城市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的初选因素,并根据半对数模型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国城市住宅价格空间分异显著,呈现出空间集聚性分异(东南沿海三大城市群与内陆城市之间)和行政等级性分异(省会与地级市之间)的双重格局;②房价收入比较高的城市数量更多,分布范围更广,购房难度较大的城市已超过一半;③住宅均价的总体分异趋势和空间异质性都强于房价收入比;④城市居民收入与财富水平和城市区位与行政等级特征是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的两大核心影响因素。

References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0 卷)[M].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11.
[2]  《中国环境年鉴》编辑委员会. 中国环境年鉴(2010 卷)[M].北 京: 中国环境年鉴社, 2010.
[3]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 2010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M].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4]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 2010 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 鉴[M].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5]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 2010 中国县(市)社会经济 统计年鉴[M].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0 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7]  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 资研究所. 2010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M].北京: 中国 计划出版社, 2011.
[8]  郜浩,吴翔华,聂琦波.房价收入比计算方法改进及实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0,(9): 35~36.
[9]  Malpezzi S. A simple error correction model of house prices[J]. 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 1999, 8(1):27-62.
[10]  Carliner M. House price bubble babble[J]. Housing Economics, 2002, 50(4): 10-17.
[11]  苏多永,张祖国.房价收入比研究的发展改进[J].中国房地产, 2009,(4): 14~16.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1 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13]  吴秀芹,张洪岩,李瑞改,等. ArcGis 9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实 践(下册)[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14]  刘颖,张平宇,李静.长春市区新建住宅价格的空间格局分 析[J].地理科学, 2011,31(1): 95~101.
[15]  王哲.由房价收入比看合理房价的计算[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7,(9): 49~50.
[16]  梅志雄.基于半变异函数的住宅价格空间异质性分析——以 东莞市为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4): 123~128.
[17]  毛学刚,李明泽,范文义,等.近30 年来小兴安岭地区生物量变 化及地统计分析[J].地理研究, 2011, 30(6): 1110~1120.
[18]  申玉铭,邱灵,王茂军,等.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效应分 析[J].地理学报, 2007, 62(8): 821~830.
[19]  何鸣,柯善咨,文嫣.城市环境特征品质与中国房地产价格 的区域差异[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9, 30(2): 97~103.
[20]  张娟锋,刘洪玉.住宅价格与土地价格的城市差异及其决定因 素[J].统计研究, 2010, 27(3): 37~44.
[21]  郑思齐,曹洋,刘洪玉.城市价值在住房价格中的显性化及其 政策含义——对中国35 个城市住宅价格的实证研究[J]. 城市 发展研究, 2008,(1): 4~7.
[22]  方晓萍,丁四保.中国城市住房价格的地理扩散及其区域外部 性问题[J].地理科学, 2012, 32(2): 143~148.
[23]  崔新明.城市住宅价格的动力因素及其实证研究[D].杭州:浙 江大学, 2003.
[24]  郭斌.住房供应体系及其价格发展趋势研究[M].西安:西安 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25]  徐泽民,隋云鹏.中国各地区房价收入比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 学, 2009,(6): 65~68.
[26]  庄振锡.房价收入比与合理房价探讨[J].市场经济与价格, 2010,(8): 4~6.
[27]  邓宏,尹丹华,汤建中.税后房价收入比的估算方法及中美房 价的对比[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2): 41~44.
[28]  Davidoff T. Labor income, housing prices, and home ownership[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6, 59(2): 209-235.
[29]  Chen J H, Guo F, Wu Y. One decade of urban housing reform in China: Urban housing price dynamics and the role of migration and urbanization, 1995-2005[J].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1, 35 (1):1-8.
[30]  Gabriel S A, Mattey J P, Wascher W L. Compensating differentials and evolution of the quality-of-life among U.S. states[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003, 33(5): 619-649.
[31]  Haurin D R, Brasington D. School quality and real house prices: inter-and intrametropolitan effects[J]. 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 1996, 5(4): 351-368.
[32]  Roback J. Wages, rent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2, 90(6):1257-1278.
[33]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 2010 中国城市(镇)生活与 价格年鉴[M].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 (2009)[M].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0.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