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初探——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为例
, PP. 240-244
Keywords: 阻力面,旅游地,空间联系,作用
Abstract:
以生态学中的阻力面理论为依托,创建了符合旅游规划需要的旅游地阻力面理论模型,构建了旅游景点、景区、旅游地、旅游区域之间联系的阻力层次体系,建立了旅游空间联系关系的影响因子系统,提出了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在指导区域、地方及旅游区规划中的作用。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大连池为例展示了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在地方旅游开发建设实践中的现实作用。
References
[1] | 王艳平,山村顺次.中国温泉旅游资源利用形式的变迁及其开发现状[J].地理科学,2002,22(1):102~109.
|
[2] | 徐海根.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设计的理论与方法[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29~37.
|
[3] | 俞孔坚.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J].生态学报,1999,19(1):8~15.
|
[4] | 古诗韵,保继刚.广州城市游憩商业区(RBD)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地理科学,2002,22(4):489~494.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