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苏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及其驱动机制
, PP. 438-446
Keywords: 乡村聚落,空间格局,驱动机制,苏南地区
Abstract:
基于苏南地区土地变更调查数据,通过空间分析方法,对苏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市域和县域两个层面探讨了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形成的驱动力,初步构建了驱动力机制。结果表明苏南地区乡村聚落分布整体较为集聚,苏锡常地区村庄密度较高,宁镇地区呈稀疏化分布,村庄整体分布与地貌类型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规模面积整体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各县域单元乡村聚落用地总体较低。在此基础上提炼总结了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形成的影响因子,包括政府调控、城镇化、工业化和交通发展等,并基于社会发展角度构建了驱动力机制。
References
[1] | 卢金发.中国南方地区土地退化动态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1999,18(3):215~221.
|
[2] | 王成,武红,徐化成,等.太行山区河谷内居民点的特征及其分布格局的研究——以河北省阜平县为例[J].地理科学,2001,21(2):170~176.
|
[3] | 角媛梅,肖笃宁,马明国.绿洲景观中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生态学报,2003,13(10):2093~2100.
|
[4] | 李红波,张小林,吴江国,等.欠发达地区聚落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以安徽省宿州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2012,32(6):711~716.
|
[5] | 李红波,张小林.国外乡村聚落地理研究进展及近今趋势[J].人文地理,2012,27(4):103~108.
|
[6] | 朱炳海.西康山地村落之分布[J].地理学报,1939,(6):40~43.
|
[7] | 金其铭.我国农村聚落地理研究历史及近今趋向[J].地理学报,1988,43(4):10~11.
|
[8] | 曾辉,郭庆华,喻红.东莞市风岗镇景观人工改造活动的空间分析[J].生态学报,1999,19(3):298~303.
|
[9] | 严钦尚.西康居住地理[J].地理学报,1939,(6):43~58.
|
[10] | 金其铭.中国农村聚落地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
[11] | 张小林.乡村空间系统及其演变研究:以苏南为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
[12] | 徐雪仁,万庆.洪泛平原农村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定量研究及应用探讨[J].地理研究,1997,16(3):47~48.
|
[13] | 汤国安,赵牡丹.基于GIS 的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以陕北榆林地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0,20(5):1~4.
|
[14] | 朱彬,马晓冬.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格局特征与类型划分[J].人文地理,2011,26(4):66~72.
|
[15] | 杨山.发达地区城乡聚落形态的信息提取与分形研究——以无锡市为例[J].地理学报,2000,55(6):671~678.
|
[16] | 王跃,陈亚莉.苏州城郊村镇分布特征[J].地理学报,2005,60(2):229~236.
|
[17] | 周婧,杨庆媛,信桂新,等.贫困山区农户兼业行为及其居民点用地形态——基于重庆市云阳县568 户农户调查[J].地理研究,2010,29(10):1767~1779.
|
[18] | 李全林,马晓冬,沈一.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J].地理研究,2012,31(1):144~154.
|
[19] | 马晓冬,李全林,沈一.江苏省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异及地域类型[J].地理学报,2012,67(4):516~525.
|
[20] |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统计年鉴(2001~2012 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2.
|
[21] | 汤国安,杨昕.ArcGIS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第二版)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
[22] | 张晓峒. EViews 使用指南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29~136.
|
[23] | 张小林.苏南乡村城市化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1996,16(3):21~26.
|
[24] | 房艳刚,刘继生.集聚型农业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化过程与机理——以山东曲阜峪口村为例[J].地理研究,2009,28(4):968~977.
|
[25] | 吴江国,张小林,冀亚哲,等.县域尺度下交通对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以宿州市埇桥区为例[J].人文地理,2013,28(1):110~115.
|
[26] | Keith Hoggart, Angel Paniagua. The restructuring of ruralSpain? [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01, 17(1):63-80.
|
[27] | 郭晓东,马利邦,张启媛.基于GIS 的秦安县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12,32(7):56~62.
|
[28] | 陈玉福,刘彦随,龙花楼,等.苏南地区农村发展进程及其动力机制——以苏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123~128.
|
[29] | 贾高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五种主要机制探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J].2001,5(3):23~29.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