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江苏省梅汛期暴雨特征及其对长江下游水位的影响
, PP. 238-243
Keywords: 梅汛期,暴雨,长江下游,水位
Abstract:
利用1961~2009年江苏省逐日降水资料和南京站逐日水文资料,采用模糊聚类、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江苏梅汛期暴雨的气候特征及其与长江下游水位的关系。发现,在梅雨期间江苏省大部分区域都会出现暴雨,但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暴雨量的多寡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年梅雨量的丰枯;江苏南、北两个区域梅汛期暴雨均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但其年际和年代际振荡的周期和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有不同表现。长江下游南京站6~7月的水位变化与梅雨期暴雨的年际、年代际周期变化和异常年份的发生有一定相似性,江苏南区梅雨期暴雨量与南京水位的相关性通过了0.10的显著性检验,可以认为南京站6~7月水位的高低与梅雨期暴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References
[1] | 周曾奎. 江淮梅雨的分析和预报[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
[2] | 叶笃正,黄荣辉. 长江黄河流域旱涝规律和成因研究[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387.
|
[3] | 陶诗言,卫捷,张小玲.2007 年梅雨锋降水的大尺度特征分析[J].气象,2008,34(2):3~15.
|
[4] | North G R, Bell T L, Cahalan R F, et al. Sampling errors in theestimation of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s [J]. Mon WeaRev,1982, 110 (7): 699-706.
|
[5] | 卢纹岱. SPSS for Windows 统计分析[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
|
[6] | 施能, 鲁建军, 朱乾根. 东亚冬.夏季风百年强度及其气候变化[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6, 19(2): 168~177.
|
[7] | 徐群.近46 年江淮下游梅雨期的划分和演变特征[J].气象科学,1998,18(4):316~329.
|
[8] | 萧凌波,方修琦,张学珍. 19 世纪后半叶至20 世纪初叶梅雨带位置的初步推断[J].地理科学,2008,28 (3): 385~389.
|
[9] | 陈艺敏, 钱永甫.116a 长江中下游梅雨的气候特征[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4,27(1):65~72.
|
[10] | 伍国凤,郝志新,郑景云. 1736 年以来南京逐季降水量的重建及变化特征[J]. 地理科学, 2010, 30 (6): 936~942.
|
[11] | 丁一汇.1992 年江淮流域持续性特大暴雨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5~240.
|
[12] | 刘家福,李京,梁雨华,等. 亚洲典型区域暴雨洪灾风险评价研究[J]. 地理科学,2011,31(10):1266~1271.
|
[13] | 尹东屏,曾明剑,吴海英,等.2003 年和2006 年江淮流域梅雨期暴雨大尺度特征对比分析「J」.气象,2008,34(8):70 ~ 76.
|
[14] | 叶正伟,许有鹏,徐金涛. 江苏里下河地区洪涝灾害演变趋势与成灾机理分析[J]. 地理科学.2009,29(6):880~885.
|
[15] | 尹洁,叶成志,吴贤云,等.2005 年一次持续性梅雨锋暴雨的分析[J].气象,2006,32(3):86~92.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