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理科学  2011 

海峡西岸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 PP. 316-321

Keywords: 海峡西岸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福建省正处于全面发展的工业化阶段,面对外界各种流体的汇集和离散,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构建福建省区域城镇体系的等级、功能和空间结构,协调区域发展,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成功崛起乃是福建省在今后区域规划中的重要任务。立足海峡西岸经济区主体福建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现状,从节点、轴线、网络、域面四个维度分析其结构特征,得到以下结论①福建省城镇经济发展目前已形成2个主中心(厦门市、福州市辖区)、1个次中心(泉州市辖区)、6个地方中心和一批较大生产规模城镇;②闽东南地区城镇整体水平高于闽西北地区,中部地区城镇沿线发展程度仅次于沿海地区城镇密集带;③福建省城镇体系空间分布较为适中;④福建省城镇经济发展梯度差异较大。

References

[1]  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布模型及其结构预测[J].经济地理,1990,10(3) :54~56.
[2]  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3]  许学强,胡华颖,张 军,等.我国城镇分布及其演变的几个特征[J].经济地理,1983,(3):205~212.
[4]  陆大道,刘卫东.论我国区域发展与区域政策的地学基础[J].地理科学,2000,20(6):487~493.
[5]  刘继生,陈彦光.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维数及其测算方法[J].地理研究,1999,18(2):171~178.
[6]  陈彦光,刘继生.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与分维[J].人文地理,1999,14(2):43~48.
[7]  许 波,纪慰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研究[J].城市问题,2001,100(2):7~9.
[8]  张善金.福建各县(市)经济发展梯度研究[J].福建地理,2003,18(1):20~24.
[9]  许学强.我国城镇规模体系的演变和预测[J].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版),1982,(3):40~44.
[10]  许学强.对外开放加速珠江三角洲市镇发展[J].地理学报,1988,43(3):201~210.
[11]  许学强,胡华颖.对外开放加速珠江三角洲市镇发展[J].地理学报,1988,43(3):201~210.
[12]  陆大道.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00.
[13]  林世渊.21世纪台湾高科技产业"西移"的趋势[J].台湾研究集刊,2002,75(1):50~54.
[14]  叶敏弦.海峡西岸主体城市群空间布局与功能结构研究.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5]  叶敏弦.海峡西岸中心城市发展的基本框架研究[J].亚太经济,2005,6(3):49~50.
[16]  张志南,李闽榕.2006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7~18.
[17]  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18]  欧阳晓莹,柯长青.南京城市圈随机聚集的分形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3):256~259.
[19]  陆玉麒,王 颖.双核结构模式与福建区域发展战略[J].人文地理,2003,18(2):1~6.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