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理科学  2006 

土壤区划类型的参比与属地化研究

, PP. 217-222

Keywords: 土壤区划,土壤发生分类,土壤系统分类,参比,属地化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文章以详细的1981年土壤分区资料为基础,将以发生分类(GSCC)为基础的土壤类型名称分别参比成中国土壤系统分类(CST)名称和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名称。同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确定了中国8个土壤大区在地级市(盟)和各县、区、旗(市)的行政归属,并以江南低山丘陵和台湾北部地区为例,探讨了二级分区的行政归属。

References

[1]  李绪谦,蒋惠中,赵晓波,等. 考虑地质条件进行土壤生态分区的原则、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2002,22(1):114~118.
[2]  马溶之,文振旺.以农业发展为目的的土壤区划的原则[J].土壤学报,1958,6(3):157~177.
[3]  席承藩,张俊民.中国土壤区划的原则和分区[J].土壤学报,1982,19(1):97~109.
[4]  西北师范学院地理系,地图出版社(主编).中国自然地理图集[M].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1~200.
[5]  熊 毅,李庆逵.中国土壤(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20~38.
[6]  史学正,龚子同.我国东南部不同分类系统中土壤类别归属的对比研究[J].土壤通报,1996,27(3):97~102.
[7]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课题研究协作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1. 221~223.
[8]  于东升,史学正,孙维侠,等.发生分类淋溶土与系统分类特征研究[J].土壤学报,2004,41(6):845~853.
[9]  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中国土壤区划(初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1~152.
[10]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土壤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114~191.
[11]  席承藩,徐 琪,马毅杰.长江流域土壤与生态环境建设[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4.244~264.
[12]  龚子同,陈志诚,骆国保,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850~873.
[13]  史学正,于东升,孙维侠,等.中美土壤分类系统的参比基准研究——土类与美国系统分类土纲间的参比[J]. 科学通报,2004,49(13):1299~1304.
[14]  龚子同,陈志诚,骆国保,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参比[J].土壤,1999,(2):57~63.
[15]  龚子同,张甘霖,陈志诚,等.以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为基础的土壤参比[J].土壤通报,2002,33(1):1~5.
[16]  于东升,史学正,孙维侠,等.铁铝土的发生分类与系统分类参比特征[J].地理学报,2004,59(5):671~679.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