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天山北麓黄土发育特征及形成年代
, PP. 375-379
Keywords: 河流阶地 ,冲积扇 ,黄土 ,古土壤序列 ,天山北麓
Abstract:
对天山北麓黄土年代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分歧。文章在对天山北麓河流阶地进行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黄土分布与地貌单元(河流阶地与冲积扇)的依附关系,同时结合黄土-古土壤序列分析与ESR测年,初步确定天山北麓地貌面上覆盖的最老黄土年代为0.54MaB.P.,这为分析黄土所赋含的环境信息提供时间标尺。
References
[1] 刘东生. 中国黄土堆积[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65.
[2] 张鸿义, 王焕章, 韩淑媞, 等. 天山北麓的黄土地层与古气候[C].//新疆大学. 干旱区新疆第四纪研究论文集. 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5:95~106.
[3] 张培震, 邓起东, 徐锡伟, 等. 天山北麓玛纳斯活动逆断裂-褶皱带的变形特征与构造演化[C].// 活动断裂研究编辑委员会. 活动断裂研究(Ⅲ).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4:8~32.
[4] 袁庆东, 郭召杰, 张志诚, 等. 天山北缘河流阶地形成及构造变形定量分析[J]. 地质学报,2006, 80(2): 210~216.
[5] 邓起东, 冯先岳, 张培震, 等. 天山活动构造[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0: 339.
[6] 黄镇国, 张伟强. 中国热带第四纪板块构造的地貌效应[J]. 地理科学, 2004, 24(3): 286~291.
[7] 胥勤勉, 杨达源, 葛兆帅, 等. 金沙江三堆子-东德河段阶地研究[J]. 地理科学, 2006, 26(5): 609~615.
[8] 胡春生, 潘保田, 高红山, 等. 最近150 ka河西地区河流阶地的成因分析[J]. 地理科学, 2006, 26(5): 603~608.
[9] 方世虎, 贾承造, 郭召杰, 等.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形成时间的初步厘定[J]. 地学前缘, 2005, 12(3): 66.
[10] 刘东生, 张宗古. 中国黄土[J]. 地质学报,1962, 42(1): 1~14.
[11] 周廷儒. 新疆第四纪陆相沉积的主要类型及其和地貌气候发展的关系[J]. 地理学报. 1963, 29(2): 109 ~129.
[12] 张云林. 天山北麓的黄土堆积[J]. 新疆地质,1981, 42(1): 21~39.
[13] 方小敏, 史正涛, 杨胜利, 等. 天山黄土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发育及北疆干旱化[J]. 科学通报. 2002, 47(7): 540~545.
[14] 赵景波, 黄春长. 陕西黄土高原晚更新世环境变化[J]. 地理科学, 1999, 19(6): 565~569.
[15] 李有利, 史兴民, 傅建利, 等. 山西南部1.2 Ma B. P.的地貌转型事件[J]. 地理科学, 2004, 24(3): 292~297.
[16] 高红山, 潘保田, 邬光剑, 等. 祁连山东段河流阶地的形成时代与机制探讨[J]. 地理科学, 2005, 25(2): 197~202.
[17] 杨 东, 方小敏, 彭子成, 等. 陇西六盘山黄土及最近 1.8 Ma B. P.以来的构造运动与气候变化[J]. 地理科学, 2006, 26(2): 192~198.
[18] 许刘兵,周尚哲.河流阶地形成过程及其驱动机制再研究[J]. 地理科学,2007,27(5):672~677.
[19] 胡小飞,潘保田,苏 怀,等.宛川河阶地的年代与下切机制[J]. 地理科学,2007,27(6):808~813.
[20] Molnar P, Brown E T, Burchfiel B C, et al. Quaternary climate change and the formation of river terraces across growing anticlines on the north flank of the Tien Shan, China[J]. Journal of Geology, 1994, 102: 583-602.
[21] Lu H Y, Liu X D, Zhang F Q, et al. Astronomical calibration of loess-paleosol deposits at Luochuan, central Chinese Loess Plateau[J].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1999, 154: 237-246.
[22] 吴海斌, 郭正堂, 方小敏, 等. 250 ka B.P.前后中国北方干旱区扩张及其成因[J]. 科学通报, 2002, 47(17): 1341~1346.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