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古海蚀与相似地形的区别:形态与成因——以广东黄圃海蚀遗迹为例
, PP. 390-395
Keywords: 海蚀遗迹 ,海蚀平台和海蚀穴 ,差异侵蚀 ,河流侧蚀 ,河流溶蚀
Abstract:
对比黄圃镇海蚀遗迹与其它非海蚀成因相似地形,得出其形态特征差异海蚀槽穴同时切过软硬相间的岩石,仅出现在某一水平面;片流和风化作用形成的凹槽与结构面或岩层完全平行而且连续延伸,出现在整个山坡面上,凹槽前无平台;河流侧蚀作用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能同时形成凹槽和平台;河流溶蚀作用也是水平的,在石灰岩河岸侧壁形成凹槽,槽上有突出屋檐,无平台;波浪作用不强的石灰岩海岸也可形成凹槽和突出屋檐,但无海蚀平台;只有波浪作用才能同时形成(海蚀)平台和(海蚀)凹穴。
References
[1] 谭惠忠,李平日,李孔宏. 广东历史时期海平面变化的岸线记录研究[J]. 热带地貌,1995,18(2): 132~140.
[2] 曾昭璇,黄少敏. 珠江三角洲历史地貌学研究[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 1~201.
[3] 王 为,曾昭璇,吴 正,等. 广东黄圃镇海蚀遗迹的形成年代及古地理环境[J]. 地理研究, 2005, 24(6): 919~946.
[4] 刘晓东, 安芷生, 方建刚,等. 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黄河流域降水的可能变化[J]. 地理科学,2002,22(5):513~519.
[5] 薛积彬,钟 巍,赵引娟.珠江三角洲地区降水中δ18O的变化特征及与ENSO的关系[J].地理科学,2007,27(6):825~830.
[6] 王晶晶,田庆久.海岸带浅海水深高光谱遥感反演方法研究[J].地理科学,2007,27(6):843~848.
[7] 薛春汀.天津宁河县表口牡蛎礁剖面与海面变化关系的讨论[J]. 地理科学,2003,23(1):49~51.
[8] Richards K. Rivers[M]. London: Methuen, 1982:189-191.
[9] 曾昭璇. 中国南部石灰岩地貌类型若干问题[J]. 地质学报,1964,44 (1) : 119~129.
[10] Kershaw S, Guo Li. Marine notches in coastal cliffs: indicators of relative sea-level changes, Perachora Peninsula, central Greece [J]. Marine Geology, 2001,179 (3-4): 213-228.
[11] Pirazzoli P A. Marine Notches[A].//van de Plassche O. (Ed.).Sea-level Research: a Manual for the Coll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Data. Norwich UK: Geo Books, 1986: 361-400.
[12] 赵希涛. 中国海平面变化[M]. 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92: 8~27.
[13] 李春初. 广州地区古海岸问题[J]. 热带地貌,1987,8(1):52~55.
[14] 李加林,王艳红,张忍顺,等. 海平面上升的灾害效应研究—以江苏沿海低地为例[J]. 地理科学,2006,26(1):87~93.
[15] 欧素英,陈子燊. 小波变换在相对海平面变化研究中的应用[J]. 地理科学,2004,24(3):358~364.
[16] 黄镇国, 张伟强, 陈奇礼,等. 海平面上升对广东沿海工程设计参数的影响[J]. 地理科学,2003,23(1):39~41.
[17] 韩增林,刘桂春.人海关系地域系统探讨[J].地理科学,2007,27(6):761~767.
[18] 黄镇国,李平日,张仲英,等. 珠江三角洲形成发育演变[M]. 广州:科普出版社广分社, 1982: 1~274.
[19] Carter R W G. Coastal environments[M].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93:137-143.
[20] Rust D, Kershaw S.Holocene tectonic uplift patterns in northeastern Sicily: evidence from marine notches in coastal outcrops [J]. Marine Geology 2000, 167(1-2): 105-126.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