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理科学  2009 

辽中城市群范围界定与规模结构分形研究

, PP. 181-187

Keywords: 辽中城市群,引力模型,分形,灰色关联度分析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辽中城市群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地域,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基于引力模型,结合城市群的城市交通流分析,首先对辽中城市群范围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形理论与方法对辽中城市群的人口、经济规模结构的分维值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辽中城市群的人口规模分维值大于1,而经济规模分维值小于1,人口经济空间分布不均衡、分布错位,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这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特点和开发历史有着密切关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了辽中城市群的分维值影响因素,发现科学支出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额的影响显著。

References

[1]  姚士谋,陈振光,朱英明,等.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2]  李学鑫,苗长虹.城市群产业结构与分工的测度研究——以中原城市群为例[J].人文地理,2006, 21(4):25~28.
[3]  年福华,姚士谋,陈振光.试论城市群区域内的网络化组织[J].地理科学,2002, 22(5):568~573.
[4]  许学强,程玉鸿.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时空演变[J].地理科学,2006, 26(3):257~265.
[5]  王 东,游志鸿.浅议辽中南城市群的中部崛起——辽中南城市群的双三角空间发展模式[J].现代经济探讨,2006(5):89~91.
[6]  彭 翀.辽中城市群规划的空间格局研究[J].城市规划.2007, 31(10):44~7.
[7]  刘志宏,彭 翀,顾朝林.辽中城市群空间协调规划[J].城市规划.2007, 31(10):48~51.
[8]  段学军,王书国,陈 雯.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分布演化与偏移增长[J].地理科学,2008,28(2):139~144.
[9]  李后强,艾南山.关于城市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J].经济地理,1996,16(1):65~70.
[10]  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1]  Gotmamm J.Megalopolis: 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J].Economic Geography, 1957,33:189-220.
[12]  刘静玉,王发曾.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J].开发研究,2004,(6):66~69.
[13]  朱英明,姚士谋,李玉见.我国城市群地域结构理论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2,(6):50~52.
[14]  苗长虹,王海江.中国城市群发育现状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2):24~29.
[15]  方创林,宋吉涛,张蔷等.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析结构[J].地理学报,2005, 60(5):827~840.
[16]  于涛方,吴志强.长江三角洲地市连绵区边界界定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 14(4):397~403.
[17]  盛科荣,张平宇.辽中城市群规模结构演变分析[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 21(2):233~240.
[18]  孙 娟.都市圈空间界定方法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3,(4):73~77.
[19]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0]  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1]  金凤君,张平宇,樊 杰,等.东北地区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2]  陈彦光,刘继生.豫北地区城镇规模分布的分形研究[J] 人文地理,1998,13(1):22~23.
[23]  刘继生,陈彦光.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维数及其测算方法[J]地理研究, 1998, 17(1):82~89.
[24]  刘继生,陈彦光.分形城市引力模型的一般形式和应用方法[J].地理科学,2000, 20(6):528~533.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