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渤海莱州湾南岸潍河-弥河三角洲:沉积序列和沉积格架
, PP. 672-676
Keywords: 莱州湾,潍河-弥河三角洲,沉积序列,沉积格架
Abstract:
潍河-弥河三角洲是一个由多条河流共同塑造的三角洲。前三角洲黏土质粉砂是各河流共同贡献的结果;每条河口之外形成各自的三角洲前缘,主要由极细砂组成;河口间湾沉积物是两条相邻河流共同塑造的,主要为黏土质粉砂。由于河口位置的侧向摆动,三角洲前缘极细砂和河口间湾黏土质粉砂会交替出现。7000aB.P.以来向海进积20~55km,在海岸附近三角州沉积物厚度超过20m。
References
[1] | 韩有松.牡蛎礁与新河古海岸线[J].海洋科学集刊,1980,(18):59~65.
|
[2] | 韩有松,孟广兰.山东半岛沿海地区晚第四纪海相地层、古海岸线及海平面变化的初步研究.[C].//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200号项目中国工作组.中国海平面变化.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98~105.
|
[3] | 庄振业,许卫东,李学伦.渤海南岸6000年来的岸线演变[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1,21 (2):99~110.
|
[4] | 韩 美,李道高,赵明华,等.莱州湾南岸平原地面古河道研究[J].地理科学,1999,22 (4),430~435.
|
[5] | 徐明广.引黄济青工程沿线第四系沉积相和沉积环境[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8,8 (2):113~122.
|
[6] | 薛春汀,李广雪.黄河三角洲沉积环境和沉积物.[C].//程国栋.黄河三角洲现代沉积作用及模式.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38~60.
|
[7] | 成国栋,薛春汀.黄河三角洲沉积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
|
[8] | 中国海湾编纂委员会.中国海湾志(第三分册)[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
|
[9] | 史兴民,李有利,杨景春.新疆玛纳斯湖变迁的气候和构造分析[J].地理科学,2008,28(2):266~271.
|
[10] | 庄振业,李建华.莱州湾东南岸的全新世海侵.[C].//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200号项目中国工作组.中国海平面变化.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91~97.
|
[11] | 丁 东.莱州湾南岸第四纪地层与海岸线[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7,7(增刊):131~140.
|
[12] | 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山东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集——综合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
[13] | 韩 美,张维英,李艳红,等.莱州湾南岸古湖泊的形成与演变[J].地理科学,2002,22 (4):430~435.
|
[14] | 李从先,汪品先.长江晚第四纪河口地层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
[15] | 成国栋,薛春汀,周永青.黄河三角洲地区晚更新世晚期及全新世地层[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8,7 (增刊):63~73.
|
[16] | Wright L.D.River Deltas.In:Davis R A Jr.Coastal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Springer-Verlag,1985:1-76.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