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近45年来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潮河流域年径流量的影响
, PP. 809-813
Keywords: 降水变化 ,人类活动 ,年径流量 ,降水-径流经验统计模型 ,潮河流域
Abstract:
近45a来,随着流域降水量减少,以及修建水利工程、引水、实施水土保持等人类活动的增加,潮河流域年径流量呈明显减少趋势。利用降水-径流经验统计模型,定量评估了潮河流域降水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流域年径流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981~1990、1991~2000、2001~2005、1981~2005年,受人类活动影响所产生的年均减水量分别为1.32、0.67、1.46、1.09×108m3,占相应时段总减水量的95.1%,98.9%,60.7%和83.2%;受降水变化影响所产生的年均减水量分别为0.07、0.01、0.95、0.22×108m3,占相应时段总减水量的4.9%,1.1%,39.3%和16.8%。人类活动因素的贡献率远大于降水因素。
References
[1] 施雅风.气候变化对西北华北水资源的影响[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 邓慧平,李秀彬,张 明,等.气候与地表覆被变化对梭磨河流域水文影响的分析[J].地理科学,2001, 21(6): 493~497.
[3] 孙 力,安 刚,高枞亭,等.中国东北地区地表水资源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J].地理科学,2004, 24(1): 42~49.
[4] 何云玲,张一平,杨小波.中国内陆热带地区近40年气候变化特征[J].地理科学,2007,27(4):499~505.
[5] 房巧敏,龚道溢,毛 睿.中国近46年来冬半年日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2007,27(5):711~717.
[6] 徐彦伟,康世昌,周石硚,等.青藏高原纳木错流域夏、秋季大气降水中δ18O与水汽来源及温度的关系[J].地理科学,2007,27(5): 718~723.
[7] 李红军,江志红,魏文寿.近40年来塔里木河流域旱涝的气候变化[J].地理科学,2007,27(6):801~807.
[8] 李丽娟,郑红星.华北典型河流年径流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力分析——以潮白河为例[J].地理学报, 2000, 55(3): 309~317.
[9] 高迎春,姚治君,刘宝勤,等.密云水库入库径流变化趋势及动因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2, 21(6): 546~553.
[10] 黄锡荃,李惠明,金伯欣.水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8~70.
[11] 许炯心,孙 季.近50年来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入海径流通量的影响[J].水科学进展,2003, 15(6): 690~695.
[12] 陈江南,王云璋,徐建华,等.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对水资源和泥沙影响评价方法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211~284.
[13] 徐建华,牛玉国.水利水保工程对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径流泥沙影响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167~233.
[14] 徐海量,叶 茂,宋郁东.塔里木河源流区气候变化和年径流量关系初探[J].地理科学,2007, 27(2): 119~224.
[15] 闫敏华,邓 伟,陈泮勤.三江平原气候突变分析[J].地理科学,2003, 23(6): 661~667.
[16] 李树德.再论水资源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36(6): 799~823.
[17] 邓 伟,翟金良,闫敏华.水空间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性[J].地理科学,2003, 23(4): 385~390.
[18] World Water Council. World Water Vision 2025[M].London: Earthscan Publications Ltd., 2000.
[19] 王国庆,王云璋,史忠海,等.黄河流域水资源未来变化趋势分析[J].地理科学,2001, 21(5): 396~400.
[20] Chen Liqun, Liu Changming, Li Yanping, et al. Impacts of climatic factors on runoff coefficients in source regions of the Huanghe River[J].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7, 17(1): 47-55.
[21] 夏 军,刘孟雨,贾绍凤,等.华北地区水资源及水安全问题的思考与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4, 19(5): 550~560.
[22] 孙 宁,李秀彬,冉圣洪,等.潮河上游降水-径流关系演变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7, 26(5): 41~47.
[23] 穆兴民,李 靖,王 飞,等.基于水土保持的流域降水-径流统计模型及其应用[J].水利学报,2004,(5): 122~128.
[24] 许炯心.人类活动和降水变化对嘉陵江流域侵蚀产沙的影响[J].地理科学,2006, 26(4): 432~437.
[25] 冉大川,柳林旺,赵力仪,等.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水土保持与水沙变化[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 130~137.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