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论京津空间相互作用
, PP. 257-262
Keywords: 空间相互作用,影响因素,京津
Abstract:
在对京津空间相互作用的历史、现状及趋势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剖析了距离、规模、互补性及介入机会等空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在京津空间相互作用中的影响,并将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因素对京津关系的影响引入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以期为京津联合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References
[1] | Ullman E L. American commodity flow[M].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57.
|
[2] | 冯之浚, 陈钺.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2~3, 80~86, 222, 234~237.
|
[3] | 谭成文,李国平,杨开忠.中国首都圈发展的三大战略.地理科学,2001,21(1):12~18.
|
[4] | 王淑华等. 环渤海滨海地带大中城市的发展[J]. 地理科学, 1995, 15(2): 14~23.
|
[5] | 首都及周围地区经济联合与生产力布局课题组.首都及周围地区经济联合与生产力布局[M]. 北京: 知识出版社, 1993. 212.
|
[6] | 赵峰. 加强京津冀区域经济协作, 促进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访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胡序威[J]. 北京规划建设, 1994,(5): 30~33.
|
[7] | Ohlin B. 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ass., 1933.
|
[8] | Stouffer S. Intervening opportunities: A theory relating mobility to distances[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 1940, (5).
|
[9] |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北京科技咨询业协会. 跨世纪的抉择—北京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B本)[M]. 北京: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3~4,187~204.
|
[10] |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经济地理部. 京津唐区域经济地理[M]. 成都: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8. 11.
|
[11] | 于清江, 京唐港的发展及其作用[J]. 北京规划建设, 1994,(3): 17~18.
|
[12] | 杨开忠. 迈向空间一体化——中国市场经济与区域发展战略[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3. 1~14.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