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理科学  2011 

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及其时空分异研究

, PP. 544-550

Keywords: 随机前沿分析,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效率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以1987~2008年东北地区市域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的随机前沿分析,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效率及其空间分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东北地区平均经济增长效率偏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等要素驱动,技术贡献率较低,属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1987~2008年,平均经济增长技术效率不同,但相差不大;总体来看,1987~2000年呈上升趋势,从1987年的0.525增加到2000年的0.659;2001年以来,呈下降趋势,从2001年的0.620降低到2008年的0.474。1987~1990年、"八五"、"九五"、"十五"和2006~2008年等不同历史时期下,经济增长效率空间差异不同,1987~1990年,空间差异不显著,其它时期差异都显著,尤以"九五"时期最为显著;总之,大城市经济增长技术效率值较大,中等城市次之,小城市最小。对外开放水平、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政府一般预算支出对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References

[1]  李国平,陈晓玲.中国省区经济增长空间分布动态[J].地理学报,2007,62(10):1051~1062.
[2]  鲁 风,徐建华.基于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方法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地理科学,2005,25(4):401~407.
[3]  欧向军,沈正平,王荣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格局演变探析[J].地理科学,2006,26(6):641~648.
[4]  吴殿廷.试论中国经济增长的南北差异[J].地理研究,2001,20(2):238~246.
[5]  闫小培,林彰平.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发展空间差异变动分析[J].地理学报,2004,59(3):437~455.
[6]  于君博.前沿生产函数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技术效率测算中的应用[J].中国软科学,2006,(11):50~59.
[7]  徐 琼.区域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浙江为例[J].经济论坛,2009,461(13):74~77.
[8]  Battese G E,Coelli T J. Prediction of firm-level technical efficiencies with a generalised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panel data[J].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88,38:387-399.
[9]  Battese G E,Coelli T J.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technical efficiencies and panel data: With application to paddy famers in India[J].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1992,3:153-169.
[10]  王志刚,龚六堂,陈玉宇.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78~2003)[J].中国社会科学,2006,2:55~67.
[11]  顾乃华.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获利能力的影响和渠道——基于城市面板数据和SFA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5):48~58.
[12]  杨青山,李红英,梅 林.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研究[J].地理科学,2004,24(3):314~319.
[13]  李诚固,李培祥,谭雪兰,等.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趋势及对策研究[J].地理科学,2003,23(1):7~12.
[14]  伍世代,王 强.中国东南沿海区域经济差异及经济增长因素分析[J].地理学报,2008,63(2):123~134.
[15]  李 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效率与差异[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6):97~108.
[16]  陈 钊.我国东、中部地区的南北差异[J].地理研究,1999,18(1):79~86.
[17]  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2):136~145.
[18]  杨晓光,樊 杰,赵燕霞.20世纪90年代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J].地理学报,2002,57(6):701~708.
[19]  朱承亮,岳宏志,李 婷.中国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1985~2007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9):52~63.
[20]  吴诣民,张凌翔.我国区域技术效率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19(2):18~22.
[21]  傅晓霞,吴利学.随机生产前沿方法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南开经济研究,2006,(2):130~141.
[22]  Tim Coelli.A Guide to FRONTIER Version 4.1:A Computer Program for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Cost Function Estimation[M]. NSW Australia:Centre for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Analysis University of New England Armidale,1996:1-33.
[23]  Battese G E,Coelli T J.A model for technical inefficiency effects in a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panel data[J].Empirical Economics,1995,20:325-332.
[24]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1988~2009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5]  李启明.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典(1950-200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9~13.
[26]  金凤君,张平宇,樊 杰,等.东北地区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5~37.
[27]  陈丽蔷.外资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J].经济地理,2005,25(5):624~628.
[28]  刘 洋,金凤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路径与机理[J].经济地理,2009,29(3):431~436.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