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理科学  2000 

江苏沿江地区的空间结构与区域发展

, PP. 284-290

Keywords: 空间结构,区域发展,环沪经济带,宁合芜三角,江张靖三角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江苏沿江地区的空间结构是距上海市距离和到最近长江港口距离2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据此可由江苏沿江地区人均GDP的分布状态而反推出上海市市区的人均GDP值.近10多年来该地区的长江南侧形成了一条新的发展轴线,表明苏南的区域空间结构已基本成型.就港口与区域的关系而言,该地区的长江南北两侧,均遵循港口与区域互动的协调发展模式.这一发展规律的揭示,对轴线尚未成型的江北区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宁合芜与江张靖两个成长三角的构建.

References

[1]  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98~103.
[2]  Grafton. D.J. Small Scale Growth Centres in Remote Rural Regions[J]. The Case of Alpine Swizer and Applied Geography.Vol. 4, 1984.
[3]  Gilbert. A. A Note on the Incidence of Development in the Vicinity of a Growth Centre [J]. Regional Strudies. Vol. 9, No. 4,1975.
[4]  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39.
[5]  魏心镇.关于工业布局理论研究的探索[J].地理科学,19899(1):16~24.
[6]  陆玉麒.江苏主要产业轴线发展潜能比较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16(2):37~42.
[7]  王辑慈.现代工业地理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70~172.
[8]  周起业.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梯度理论是怎么一回事[J].地区发展战略研究,1986.5:48O~51.
[9]  郁进军.我们只有一个太湖[N].中国青年报,1996.4(23):1.
[10]  陈传康.行政区划掣肘经济发展的研究[J].地理学报,1993,50(4):329~336.
[11]  陆玉麒.亚洲成长三角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J].区域经济研究,1996.6:43~45.
[12]  袁峰.环浦东经济圈的探讨[J].科技导报,1993.2:24~27.
[13]  郑弘毅.港口城市探索[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1:76~85.
[14]  陆大道.2000年我国工业生产力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J].地理科学,1986,6(2):110~118.
[15]  Perroux. F. Note Surla, Notion Des Poles De Croissannce, Econ[J]. 1955. 4(1), 307-320.
[16]  Friedmann. J.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A Case Study ofVenezuela. The WIT Press, 1966.
[17]  杨吾扬.区位论原理-产业、城市和区域的区位经济分析[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259~262.
[18]  佘之祥.试论长江沿江经济带及其发展[J].科技导报,1993.2.19~22.
[19]  魏心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区位比较及推进合机制分析[J].地理科学,1992,12(2):108~117.
[20]  陆玉麒长江口整治与江苏沿江地区经济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4):255~258.
[21]  丁景熹.苏锡常通在上海经济区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地理科学,1984,4(3):207~212.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