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近54年来辽西北地区降水与太阳黑子关系研究
, PP. 1027-1032
Keywords: 辽西北 ,降水量 ,太阳黑子 ,Mann-Kendall检验 ,小波分析
Abstract:
根据1960~2013年辽西北地区50个雨量站逐日降水量数据和同期太阳黑子相对数数据,利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辽西北地区近54a来的降水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采用Morlet小波分析技术分析了研究区降水量和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并计算了相应的小波系数。结果表明辽西北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表现为微弱的下降趋势,突变点在1996~1997年之间,突变前后降水趋势由升转降。太阳黑子与降水距平值的负相关关系显著,且存在5a的滞后性,对降水周期影响较小,与降水量相关关系复杂。
References
[1] Ma Lihua, Han Yanben,Yin Zhiqiang.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solar activity on Indian summer monsoon rainfall[J].Applied Geophysics,2007,4(3):231-237.
[2] 徐小红,张宏平,李兆元.太阳黑子、厄尔尼诺与陕西夏季降水[J].陕西气象,1998,(1):23~25.
[3] 白建辉,王昂生.关于异常降水预报的思考[J].自然灾害学 报.2003,12(1):42~46.
[4] Juan Zhao,Yan Ben Han,Zhi An Li.The effect of activity on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in the Beijing area[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2004,4(2):189-197.
[5] 张肖南,史兴民,杨尚英.西安夏、秋季降水与太阳黑子的关系[J].干旱区研究,2013,20(3):485~490.
[6] 程国生,杜亚军,陈烨.近52 年太阳活动与江淮梅雨异常关系 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2,21(4):161~167.
[7] 李春晖,杨志峰.太阳活动与黄河流域降水关系分析[J].气象, 2005,31(11):42~44.
[8] 贾玉芳,申洪源,丁召静.鄱阳湖流域降水变化及其与太阳黑子 的关系[J].热带地理2011,31(2):178~180.
[9] 杨东,刘洪敏,郭盼盼.1956~2008 辽宁省近53 年降水量变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1):96~101.
[10] 郑晓东,鲁帆,马静.近50 年淮河流域旱涝与太阳黑子的关系 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3,31(2):1~4.
[11] 邴龙飞,邵全琴,刘纪远,等.基于小波分析的长江和黄河源区 汛期、枯水期径流特征[J].地理科学,2011,31(2):232~238.
[12] 杨谨菲,延军平,王新华.运城市旱涝灾害与太阳黑子周期关系 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5):90~92.
[13] 王晖,隆霄,马旭林,等.近50a 中国西北地区东部降水特征[J]. 干旱区研究.2013,30(4):712~718.
[14] 许月卿,李双成,蔡运龙.基于小波分析的河北平原降水变化规 律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4,34(12):1176~1183.
[15] 龚强,汪宏宇,张运福,等.气候变化背景下辽宁省气候资源变 化特征分析[J].资源科学.2010,32(4):671~678.
[16] 李恩菊,赵景波.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对山东省气候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38(3):80~84.
[17] Wang Dajun,Xu Zhixin,Hu Chunli.Indicative Significance of ENSO for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Liaoning Province[J].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1(8):102-104.
[18] 王青,严登华,秦天玲,等.人类活动对白洋淀干旱的影响[J]. 湿地科学,2013,11(4):475~481.
[19] 孙宁,李秀彬,冉圣洪,等.潮河上游降水-径流关系演变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7,26(5):41~47.
[20] 张光辉, 费宇红, 杨丽芝,等.地下水补给与开采量对降水变化 响应特征:以京津以南河北平原为例[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 大学学报,2006,31(6):879~884.
[21] 柏林,臧淑英,张丽娟,等.扎龙湿地降水变化非线性特征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30(3):104~107.
[22] 张光辉,费宇红,刘克岩, 等.华北平原农田区地下水开采量对 降水变化响应[J].水科学进展,2006,17(1):43~48
[23] 江志红,李杨.中国东部不同区域城市化对降水变化影响的 对比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14,30(4):601~611.
[24] 王晓玲,任燕.秦岭山区近50 年降水差异及可能局地成因探讨[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2,17(6):912~918.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