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理科学  2011 

渭河流域汉代洪涝灾害研究

, PP. 1151-1156

Keywords: 渭河流域,汉代,洪涝灾害,涝灾等级,涝灾成因,变化周期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通过对渭河流域汉代(202aB.P.~220A.D.)历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该区域该时期洪涝灾害等级、洪涝灾害的时间变化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汉代的423a中,渭河流域共发生洪涝灾害109次,平均每3.9a发生1次。轻度涝灾,中等涝灾,大涝灾和特大涝灾分别占到洪涝灾害总数的44.0%,24.8%,22.9%和8.3%。渭河流域汉代存在两个洪涝灾害多发期,分别出现在49~10aB.P.和91~130A.D.。渭河流域汉代轻度和中度涝灾存在3~4a的周期,大涝灾存在20a左右的周期,特大涝灾存在着60~70a左右的周期。

References

[1]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陕西省地理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465~466.
[2]  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省志第六卷气象志[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40~70.
[3]  袁林.西北灾荒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 102~106.
[4]  温克刚,翟佑安.中国气象灾害大典陕西卷[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5~20.
[5]  张养才.中国农业气象灾害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4~5.
[6]  方伟华,史培军,王爱静.洪涝灾害灾情时间变化特性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0, 9(2): 39~43.
[7]  刘会玉,林振山,张明阳.建国以来中国洪涝灾害成灾面积变化的小波分析[J].地理科学,2005,25(1):43~48.
[8]  朱晓华,蔡运龙,王建.中国旱涝灾害的分形结构[J].地球科学进展,2003,18(4):509~513.
[9]  李谢辉,王磊,谭灵芝,等.渭河下游河流沿线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价[J].地理科学,2009,29(5):733~739.
[10]  郑景云,王绍武.中国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的评估[J].地理学报,2005,60(1): 21~31.
[11]  竺可祯.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中国科学,1973,2:5~38.
[12]  靳立亚,符娇兰,陈发虎.近44年来中国西北降水量变化的区域差异以及对全球变暖的响应[J].地理科学,2005,25(5):567~572.
[13]  赵景波,蔡晓薇,王长燕.西安高陵渭河近120年来的洪水演变[J].地理科学,2007,27(2):225~230.
[14]  杜娟,赵景波.清代关中渭河流域洪涝灾害研究[J].干旱区研究,2007,24(5): 598~603.
[15]  张德二.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322~371.
[16]  杨周,林振山.北半球过去2000年气温变化的多尺度分析[J].地理科学,2010,30(2):295~299.
[17]  刘晓清,赵景波,于学峰.清代泾河中游地区洪涝灾害研究[J].地理科学,2007,27(3):445~448.
[18]  郝志新,郑景云,葛全胜.黄河下游地区降水变化的周期性分析[J].地理学报,2007,62(5):537~544.
[19]  蒋听晖,霍世青,刘龙庆,等.2003年渭河洪水特性分析[J].人民黄河,2004,26(1): 24~27.
[20]  李谢辉,王磊,谭灵芝,等.渭河下游河流沿线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价[J].地理科学,2005,29(5):733~739.
[21]  戴君虎,肖树芳,葛全胜,等.蒙元时期陕甘宁交界地区干湿变化特征[J].地理学报,2009,64(7):839~849.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