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理科学  2011 

跨界旅游区合作的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

, PP. 1189-1194

Keywords: 跨界旅游区,跨界合作,影响机制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跨界旅游区旅游发展潜力大而问题复杂、矛盾突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旅游地,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研究的新焦点。从空间属性、功能属性、供需属性、边界属性、合作内容、组织属性等方面总结出跨界旅游区合作的6个特征。以中国山岳型跨界旅游区大别山天堂寨为例,揭示跨界旅游区合作影响机制是一个由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的影响因子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循环反馈系统。其中宏观影响因子涉及区域层面,包括区域经济因素、区域社会文化因素、区域制度因素和区域区位因素等,中观因子涉及组织层面,包括组织价值和文化、组织机构、组织历史、组织制度和组织网络等,微观因子涉及利益主体个体层面,包括利益主体的价值观、专业知识背景、个性特征以及对景区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感知、态度和行为等。

References

[1]  杨效忠,张 捷,乌铁红.跨界旅游区的组织网络结构与合作模型——以大别山天堂寨为例[J].地理学报,2009, 64(8) :978~988.
[2]  郭 舒,丁培毅,曹 宁.边界旅游中的跨界组织间合作行为研究[J]. 旅游学刊,2008,23(7):62~66.
[3]  薛 莹. 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D]. 杭州:浙江大学, 2001.
[4]  陈顺霞,马明儒,李扣庆,等.商学概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5]  王 晞.竞争与整合:中国区域旅游发展与合作态势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6(1):5~11.
[6]  Lovelock B, Boyd S. Impediments to a cross-border collaborative model of destination management in the Catlins,New Zealand[J].Tourism Geographies,2006,8(2): 143~161.
[7]  杨效忠,陈 东.跨界旅游区发展困境与旅游规划[J]. 旅游学刊,2008,23(9):8~9.
[8]  Timothy D J. Cross-border partnership in tourism resource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parks along the Us-Canada border[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1999, 7: 182-205.
[9]  Gelbman A. Border tourism in israel: conflict, peace, fear and hope[J]. Tourism Geographies, 2008, 10(2): 193-213.
[10]  梁艺桦,杨新军,马晓龙. 区域旅游合作演化与动因的系统学分析—兼论"西安咸阳旅游合作"[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3):105~108.
[11]  吴 军.中国区域旅游合作时空演化特征分析[J].旅游学刊,2007,22(8):35~41.
[12]  张 晨.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6.
[13]  靳 诚,徐 菁,陆玉麒.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演化动力机制探讨[J].旅游学刊,2006,21(12):43~47.
[14]  宋子千.也论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兼与靳诚等同志商榷[J]. 旅游学刊,2008,23 (2):46~50.
[15]  杨效忠,张 捷,叶舒娟. 基于社会网络的跨界旅游区边界效应测度及转化[J].地理科学,2010, 30(6) :826~832.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