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基于TM影像的延吉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 PP. 1249-1253
Keywords: 延吉市 ,遥感 ,土地利用 ,TM/ETM+影像
Abstract:
以1991年、2001年与2006年的LandsatTM/E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几何校正、监督分类、动态变化分析等遥感技术对延吉市1991~2006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延吉市的居民用地面积显著增加,而农田和草地的面积却大面积减少,由此引发的粮食和环境问题将严重影响延吉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生态环境。研究结果可为延吉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References
[1] 刘纪远.中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 宋开山,刘殿伟,王宗明,等.1954年以来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J].地理学报, 2008, 63(1):93~104.
[3] 张国庆,祝民强,林子瑜,等.基于TM影像的抚州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动态监测及分析[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5, 28(4):365~369.
[4] 张友水,徐财江,李志勇.基于TM影像的绍兴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监测[J].资源科学,2006,28(6):120~126.
[5] 吉 喆,南颖,刘志锋.基于RS的延吉市农用地转换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J].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5(4): 363~368.
[6] 陈亨霖,兰樟仁,张东水.遥感技术支持下的闽江口湿地动态变化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4,31(3):1~5.
[7] 刘玉安,塔西普拉提·特依拜,沈 涛,等.基于"3S"技术的于田绿洲湿地动态变化研究[J].中国沙漠, 2005, 25(5): 706~710.
[8] 牟凤云,张增祥,刘 斌,等.基于TM影像和"北京一号"小卫星的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J].遥感监测生态环境,2007,16(1):94~101.
[9] 史培军,宫 鹏,李晓兵,等.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10] 何春阳,史培军,陈 晋,等.北京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J].地理研究, 2001, 20(6): 679~687.
[11] 史培军,王静爱,冯文利,等.中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生态环境安全响应与调控[J].地球科学进展, 2006, 21(2): 111~119.
[12] 于兴修,杨桂山.中国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 2002, 21(1): 51~57.
[13] 曹 雪,柯长青.基于TM影像的南京市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6, 31(11): 958~961.
[14]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统计局.延吉市统计年鉴[M].延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统计局,2007.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S].GB /T 21010- 2007,2007.
[16] 陈志钢, 保继刚. 典型风景名胜城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影响机制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为例[J]. 地理科学, 2010, 30(4): 544~550.
[17] 鲁春阳, 杨庆媛, 文 枫. 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关系的协整检验与因果分析——以重庆市为例[J]. 地理科学, 2010, 30(4): 551~557.
[18] 郝志敏,齐实十,黄 勇.基于RS与GIS技术的西吉县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4(6):42~47.
[19] McCauley L A, Jenkins D G. GIS-based estimates of former and current digressional wetlands in an agricultural landscape [J]. Ecological Applications,2006,15:1199-1208.
[20] Rosso P H, Us tin S L, Hastings A. Use of lidar to study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Spartina invasion in San Francisco Bay marshes[J].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06, 100:295-306.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