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理科学  2008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微地貌区域分异

, PP. 513-517

Keywords: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黄河三角洲,微地貌类型,区域分异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黄河三角洲有岗阶地、河滩地、河成高地、平地、低洼地和滩涂地6种微地貌类型。1984~2001年间一直没有变化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在各微地貌类型中所占的比例不同,未变化的土地利用/覆盖主要分布在平地。岗阶地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最为稳定,以耕地为主,但面积总体在减少;河滩地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多样,分布比较复杂,变化最大;河成高地、平地和低洼地发生变化的面积占2/3左右,耕地所占的比例均是最大的,其面积总体上不断减少;滩涂地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以滩涂为主,随着人们对滩涂的开发利用,滩涂所占比例迅速减少。

References

[1]  范月娇. 基于遥感和GIS一体化技术的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 地理科学, 2002, 22(5): 599~603.
[2]  李月臣,刘春霞. 北方13省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分析[J]. 地理科学, 2007, 27(1):45~52.
[3]  徐 勇, 郭腾云. 黄土丘陵区中部土地利用变化历程及驱动力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 2006, 13(2): 1~3.
[4]  刘殿伟, 宋开山, 王丹丹, 等. 近50年来松嫩平原西部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地理科学, 2006, 26(3): 277~283.
[5]  秦丽杰, 张 郁, 许红梅, 等.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前郭县为例[J]. 地理科学, 2002, 22(8): 508~512.
[6]  韩晓增, 王守宇, 宋春雨, 等.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黑土生态环境的影响[J]. 地理科学, 2005, 25(2): 203~208.
[7]  赵庚星, 李 静, 王介勇, 等. 基于TM图像和GIS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22(10): 78~82.
[8]  杨劲松,姚荣江.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水盐空间变异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07,27(3):348~353.
[9]  马 岩,陈利顶,虎陈霞.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响应与影响因素——以甘肃定西大牛流域为例[J].地理科学,2008,28(1):34~39.
[10]  陈述彭. 国土普查卫星资料应用研究(第二集)—— 黄河三角洲地区国土资源与环境调查[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9.
[11]  Ye Q H, Liu G H, Tian G L. Geospatial-temporal analysis of land-use change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during the last 40 years[J]. Science in China Ser. D Earth Sciences, 2004, 47(11): 1008-1024.
[12]  李晓兵, 陈云浩, 王 宏, 等. 中国土地覆盖动态变化幅度的区域分异规律[J]. 地理科学, 2004, 24(3): 270~274.
[13]  常 军, 刘高焕, 刘庆生. 黄河三角洲海岸线遥感动态监测[J]. 地球信息科学, 2004, 6(1): 94~98.
[14]  肖捷颖, 葛京凤, 沈彦俊, 等. 基于TM和ETM+遥感分析的石家庄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J]. 地理科学, 2005, 25(4): 495~500.
[15]  王根绪, 刘进其, 陈 玲. 黑河流域典型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影响比较[J]. 地理学报, 2006, 61(4): 339~348.
[16]  史纪安, 陈利顶, 史俊通, 等. 榆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区域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分析[J]. 地理科学, 2003, 23(4): 493~498.
[17]  李晓文, 方精云, 朴世龙. 近10年来长江下游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 地理学报, 2003, 58(5): 659~667.
[18]  莫宏伟,任志远,王 欣,等.风沙过渡区耕地生态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动态变化研究——以陕西榆阳区为例[J].地理科学,2007,27(4):537~541.
[19]  吴文斌,杨 鹏,柴崎亮介,等.基于Agent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模型的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2007,27(4): 573~578.
[20]  叶庆华, 刘高焕, Marco IRU SSI, 等. 黄河三角洲东营市土地利用"涨势图谱"的时空特征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 2003, 5(3): 107~111.
[21]  王 红, 宫 鹏, 刘高焕.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现状与展望[J].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19(1): 110~118.
[22]  汪小钦, 王钦敏, 刘高焕, 等.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区域分异[J].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21(2): 165~171.
[23]  汪小钦, 王钦敏, 刘高焕, 等.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格局与演化分析[J].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20(5): 158~161.
[24]  左大康. 现代地理学辞典[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0.
[25]  许学工. 黄河三角洲地域结构、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M]. 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8.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