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地理学的十四大原理
, PP. 307-315
Keywords: 地理学原理,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教学
Abstract:
已有的地理学原理可以概括成十四大要义。其中的"区位选择与放弃、区位选择是一种空间优化"这两条是关于区位选择的基本要义。关于地球表面差异性的要点包括"差异性的度量和解释受到尺度和规模的影响;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外驱动力对地理环境的形成与演变具有重要影响;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是形成地表特性的一种基本自然过程;两地间的相互作用随其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地方的创造和发展建构了地球表层上差异化的关于人的世界;人口迁移、产品贸易与地表上的差异性互为因果。"关于人地关系的原理包括"人的个体或群体对空间上利益的竞争是人地关系的第一要义;地球表面的绝大多数要素的相互作用不能为人的个体或群体在其占据的空间内所掌控"。"空间临界点"是地理分析的基本方法性原理。"地球表面不同尺度上人类活动的外部性是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起点;个人之间观念的差异,地区之间、国家之间利益的差异是人们在对地球资源、环境的利用与保护方面发生分歧或对立的基本因素"是关涉地球表面开发保护政策的要义。
References
[1] | 胡兆量, 陈宗兴,张乐育.地理环境概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
[2] | R J约翰斯顿.唐晓峰,李平,叶冰等译.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人文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
[3] | 罗伯特·迪金森.近代地理学创建人[M],商务印书馆,1984.
|
[4] | 保罗·克鲁格曼.张兆杰译.地理和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
[5] | 黄秉维. 国际地理学研究方向[J]. 地理科学, 1981,1(1):2~10.
|
[6] | 阿尔弗雷德·韦伯.李刚剑,陈志人,张英保译,朱立新校.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
[7] | de Blij H J, Murphy A B, E H Fouberg. Human Geography: People, Place, and Culture [M].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Inc, Eighth Edition, 2007.
|
[8] | Fellmann J D, Getis A, Getis J. Human geography [M]. Boston: McGraw-Hill, 2003.
|
[9] | de Blij H J, P O Muller. Geography: Realms, Regions, and Concepts [M].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Inc, Eleventh Edition, 2004.
|
[10] | Getis A, Getis J, Fellmann J D.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y [M]. Boston: McGraw-Hill, 2008.
|
[11] | Strahler A H, Strahler A N. Physical Geography[M],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Inc, Third Edition, 2005.
|
[12] | 黄秉维,郑度,赵名茶等著.现代自然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
[13] | 王恩涌,赵荣,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
[14] | 林超.试论地理学的性质[J]. 地理科学, 1(2):97~104.
|
[15] | 杨吾扬. 理论地理学的科学问题[J]. 地理科学,1989,9(2):105~112.
|
[16] | 普雷斯顿·詹姆斯,地理学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19~490.
|
[17] | 约翰·冯·杜能.吴衡康等译.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
[18] | 沃尔特·克里斯塔勒常正文,王兴中等译.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
[19] | G L 克拉克,M P费尔德曼,M.S.格特勒主编.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
[20] | 刘南威主编,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
[21] | A N斯特拉勒,A H斯特拉勒.现代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
[22] | 伍光和编著.自然地理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
[23] | 陈耀泰. 珠江口沉积分区[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4(3):109~114.
|
[24] | 杨吾扬,梁进社.高等经济地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
[25] | Gallup J L, Sachs J. Geography and economic growth. Washington, D. C. The World Bank, 1998.
|
[26] | Norton W. Human Geography[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
[27] | 伯蒂尔·奥林.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