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近百年来中国东北与日本北海道地区气温变化对比
, PP. 684-689
Keywords: 中国东北,北海道地区,气温变化,对比分析
Abstract:
利用东北及北海道地区7个气象站点1909~2003年逐月气温数据,建立两地区近百年来年、季气温序列,对近百年来两地区气温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近百年来东北及北海道地区气温变化存在显著的增温趋势,前者进入显著升温期早于后者,其中对年均温上升趋势贡献较大的是冬、春两季,夏季升温幅度最小。两地区年均温表现出强的增温持续性,未来气候将继续变暖;两地区都存在9、28、40~42a的变化周期,但两者主周期的次序所有不同;近百年来两地区气温变化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具有不同突变点。
References
[1] | 秦大河, 罗 勇, 陈振林, 等.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进展:IPCC第四次评估综合报告解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3(6): 311~314.
|
[2] | Yue S, Hashino M. Temperature trends in Japan:1900-1996[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2003,75:15-27.
|
[3] | 章名立,曾昭美,季劲钧.全球增暖过程中亚洲东部区域气候的特点[J].地理学报,1996,51(6):518~526.
|
[4] | 柳艳菊,闫俊岳,宋艳玲.近50年南海西沙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 2008,28(6):804~808.
|
[5] | 贾文雄,何元庆,李宗省,等.近50年来河西走廊平原区气候变化的区域特征及突变分析[J].地理科学,2008,28(4): 525~531.
|
[6] | 李 辑, 龚 强. 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 22(1):6~10.
|
[7] | 孙凤华, 袁 健, 关 颖. 东北地区最高、最低温度非对称变化季节演变特征[J].地理科学, 2008, 28(4):532~536.
|
[8] | 唐 蕴, 王 浩, 严等华,等. 近50年来东北地区降水的时空分异研究[J].地理科学, 2005, 25(2):172~176.
|
[9] | 琚建华, 任菊章, 吕俊梅.北极涛动年代际变化对东亚北部冬季气温增温的影响[J].高原气象, 2004, 23(4):429~434.
|
[10] | 施晓晖, 徐祥德.东亚冬季风年代际变化可能成因的模拟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 2007, 18(6):776~782
|
[11] | 何云玲,张一平,杨小波.中国内陆热带地区近40年气候变化特征[J].地理科学, 2007, 27(4):499~505.
|
[12] | 孙凤华,任国玉,赵春雨,等.中国东北地区及不同典型下垫面的气温异常变化分析[J].地理科学, 2005, 25(2):167~171.
|
[13] | 孙凤华, 袁 健, 路 爽. 东北地区近百年气候变化及突变检测[J].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11(1):101~108
|
[14] | 李正泉,于贵瑞,刘新安,等. 东北地区降水和湿度气候资料的栅格化技术[J].资源科学, 2003, 25(1):72~77.
|
[15] | 李占玲, 徐宗学, 巩同梁.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特性变化分析[J].地理研究, 2008, 27(2):353~361.
|
[16] | Hamed K H.Trend detection in hydrologic data:ehe Mann-Kendall trend test under the scaling hypothesis[J]. Journal of Hydrology,2008,349:350-363.
|
[17] | 冯新灵,罗隆诚,邱丽丽,等.青藏高原至中国东部年雨日变化趋势的分形研究[J].地理研究, 2007,26(4):835~843.
|
[18] | 姜大膀,王会军,郎咸梅.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气候变化的最新情景预测[J].地球物理学报, 2004,47(4):590~596.
|
[19] | 江田汗,邓莲堂.Hurst指数估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为例[J].地理科学, 2004, 24(2):177~182.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