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城市发展水平的收敛性分析
, PP. 673-678
Keywords: 吉林,城市群,城市发展,收敛
Abstract:
城市群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的重要空间战略。科学评价与比较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发展水平的变化趋势,对于促进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城市群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从城市发展水平收敛性的角度入手,提出了城市发展收敛指数的概念,建立了城市发展收敛指数模型,并对吉林省中部城市群的长春、吉林、四平、辽源和松原5个中心城市1990年以来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和比较研究。一是验证模型的可靠性,二是对城市群城市发展水平的收敛性进行实证分析,为城市群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References
[1] | 唐晓东.中国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5(7):70~73.
|
[2] | 杨青山,李红英,梅 林.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研究[J].地理科学,2004,24(3):315~317.
|
[3] | 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45~46.
|
[4] | 宁军明.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与趋异理论述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26(4):162~164.
|
[5] | 吴玉鸣.中国省域经济增长收敛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23(12):101~108.
|
[6] | 周惠来,郭 蕊.中国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5):56~58.
|
[7] | 程必定.效率、公平与区域协调发展[J].财政科学,2007(5):55~61.
|
[8] | 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于趋异研究[J].人文地理,2004,19(3):36~40.
|
[9] | 杨士弘.城市生态环境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
[10] | 马 力,史锦凤.15个副省级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2),88~89.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