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东北地区古代城市空间形态发展背景与进程
, PP. 8-14
Keywords: 东北地区,古代城市,空间形态
Abstract:
东北地区古代城市的产生和发展遵循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通过不同历史时期城市的空间形态特征研究,发现由于地域的特殊性,东北地区古代城市呈现空间特征呈现间歇性、不平衡性和空间地域隔离特征以及空间形态差异性特征,主要受区位条件、文化因素、民族因素、社会制度以及社会经济形态的深刻影响,形成独特的城市地域体系。同时,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东北地区古代城市表现为不同寻常的相继相承,能够因地制宜地建设、管理城市,不尊求常规封建礼仪,在城市管理等方面有独到的借鉴意义。
References
[1] | 卜昭文.辽西发现5000年中华文明曙光.光明日报1986-09-07.
|
[2]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与墓地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
[3] | 张志强,杨学义.近代辽宁城市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
[4] | 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沈阳新乐遗址试掘报告[J].考古学报,1978,(4).
|
[5] | 赵立兴,高福顺,张淑贤.东北亚历史问题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221.
|
[6] | 张志强,杨学义.近代辽宁城市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16.
|
[7] | 集安市志编委会.集安市志[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
|
[8] | 包益勤.朝阳地方掌故.朝阳市地方志办公室,1986.
|
[9] | 智喜君.有关东北地区城市形成发展的几个问题[J].北方文物,2000,(2).
|
[10] | 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M].中华书局,2002,400.
|
[11] | 高福顺.试论渤海处都旧国的过程及其原因.见:东北亚历史问题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
[12] | 孟广耀.儒家文化——辽皇朝之魂跋[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4.
|
[13] | 张博泉,魏存成.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
[14] | 智喜君.有关东北地区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问题[J].北方文物,2000,(2).
|
[15] | 项春松.辽代历史与考古[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29~30.
|
[16] | 孙进已,张璇如,蒋秀松,等.女真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
[17] | 高福顺.论东北古代城市的发展.见:东北亚历史问题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
[18] | 孔经纬.新编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3. The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pace Form of Ancient City in Northeast China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