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理科学  2010 

基于城市扩张的土地储备数量预测研究——以南京市区为例

, PP. 53-59

Keywords: 城市扩张,土地储备量,预测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土地储备数量是土地储备制度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受到国内业界的广泛关注。新增土地储备与城市扩张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SLEUTH元胞自动机模型,用1947年,1978年,1990年,2000年和2005年5个年度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遥感影像图,模拟南京未来城市扩张,并结合历年来南京新增储备土地占城市扩张总量经验值比例,得出了新增储备量的测算结果,为测算南京市区土地储备量提供了借鉴方案。该方法不仅在量上可得出增量储备的结果,而且通过GIS空间分析的方法,与未来城市规划的土地利用规划图进行空间叠合,可以初步明确储备的增量分布方案,对土地储备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References

[1]  谢 晖,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协调机制研究[J]. 经济地理,2003,23(5):393~397.
[2]  Silva E A,ClarkeK C.Calibration of the SLEUTH urban growth model for Lisbon and Porto,Portugal[J].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2002,26(6):525-552.
[3]  涂小松、濮励杰、吴 骏,等.基于SLEUTH模型的无锡市区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11):860~866.
[4]  何春阳,陈 晋,史培军,等.大都市城市扩展模型:以北京城市扩展模拟为例[J].地理学报,2003,58(2):294~304.
[5]  何春阳,史培军,陈 晋,等.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和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土地利用情景模型研究[J].中国科学(D辑),2005,35(5):464~473.
[6]  罗 平,耿继进,李满春,等.元胞自动机的地理过程模拟机制与扩展[J].地理科学,2005,25(6):526~533.
[7]  刘妙龙,陈 鹏.基于细胞自动机与多主体系统理论的城市模拟原型模型[J].地理科学,2006,26(3):292~297.
[8]  刘晓辉,吕宪国,董贵华.分维模型在土地利用研究中的应用[J].地理科学,2008,28(6):765~769.
[9]  陈卓咏,叶裕民.城市土地储备数量和周期的理论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5,19(4):43~46.
[10]  刘明皓,邱道持.重庆国有储备土地需求预测[J].经济地理,2007,27(3):476~479.
[11]  陈 伟.上海土地储备规划及其实施建议[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6,23(4):19~22.
[12]  南京市规划局,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 南京市土地储备规划(2007~2020)[Z]..
[13]  唐佳林.武汉市城市土地储备量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29(2):86~89.
[14]  陈 伟.基于宏观调控对上海土地需求的量化研究[J]. 城市规划,2005,(10):37~40.
[15]  Clarke K C,Hoppen S.A self-modifying cellular automaton model of historical urbanization in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 [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Planning and Design,1997, 24(2):1247-261.
[16]  张 岩 ,李 京 ,陈云浩.利用 SLEUTH 模型进行北京城市扩展模拟研究[J].2007,(2):50~55 .
[17]  赵姚阳,濮励杰,胡晓添.B P神经网络在城市建成区面积预测中的应用—— 以江苏省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01):14~18.
[18]  杨青生,黎 夏.多智能体与元胞自动机结合及城市用地扩张模拟[J].地理科学,2007,27(4):524~549.
[19]  Syphard A D,Clarke K C,Franklin J.Using acellular automaton model to forecast the effects of urban growth on habitat pattern insouthern California [J].Ecological Complexity, 2005,2(2):185-203.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