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华东地区冬季不同降水相态的时空变化特征
, PP. 370-376
Keywords: 降水相态,时空分布,大气环流指数
Abstract:
利用1981~2011年华东地区132站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逐月环流特征指数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华东地区冬季5种降水相态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华东地区的雨、雪地理分界线在29°N、120°E附近,在分界线的西北区为主雪区,而东南区为主雨区;同时,沿该分界线附近是雨夹雪的多发区。华东地区冬季不同降水相态都有明显的年际波动。亚洲区极涡指数与华东地区冬季降水相态站日数的相关性好,特别是亚洲区极涡面积指数与雪、雨夹雪、冻雨、冰粒的相关系数均通过了0.05的信度检验。
References
[1] | 张自银,龚道溢,郭栋,等.我国南方冬季异常低温和异常降 水事件分析[J].地理学报,2008,63(9):899~912.
|
[2] | 陈海山,许蓓.欧亚大陆冬季雪深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 因子分析[J].地理科学,2012,32(2):129~135.
|
[3] | 帅嘉冰,郭品文,庞子琴.中国冬季降水与AO 关系的年代际变 化[J].高原气象,2010,29(5) :1126~1136.
|
[4] | 房巧敏,龚道溢,毛睿.中国近46 年来冬半年日降水变化特 征分析[J].地理科学,2007,27(5):711~717.
|
[5] | 王林,冯娟.我国冬季降水年际变化的主模态分析[J].大气 科学,2011,35(6):1105~1116.
|
[6] | 彭京备.东印度洋海温对中国南方冬季降水的影响[J].气候与 环境研究,2012,17(3):327~338.
|
[7] | 郎咸梅.中国东部冬季降水的动力结合统计预测方法研究[J]. 气象学报,2012,70(2):174~182.
|
[8] | 张强,孙鹏,陈喜,等.1956~2000 年中国地表水资源状 况:变化特征、成因及影响[J].地理科学,2011,31(12):1430~ 1436.
|
[9] | 袁为,杨海军.Madden-Julian 振荡对中国东南部冬季降水的 调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2):207~214.
|
[10] | 马洁华,王会军,张颖.我国未来冬季降水会增加吗? 北极夏 季无海冰情景时的模拟试验[J].科学通报,2012,57(9):759~ 764.
|
[11] | 伍国凤,郝志新,郑景云.1736 年以来南京逐季降水量的重建 及变化特征[J].地理科学,2010,30(6):936~942.
|
[12] | 汪言在,苟诗薇.重庆市降雨侵蚀力空间格局及其变化[J].地理 科学,2013,33(1):116~122.
|
[13] | 许丹,罗喜平.贵州凝冻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环流成因分析[J]. 高原气象,2033,22(4):401~404.
|
[14] | 严小冬,吴战平,古书鸿.贵州冻雨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及其影响 因素浅析[J].高原气象,2009,28(3):694~701.
|
[15] | 曾明剑,陆维松,梁信忠,等.地形对2008 年初中国南方持续性 冰冻灾害分布影响的数值模拟[J].高原气象,2009,28(6):1376~ 1387.
|
[16] | 王会军,姜大膀.一个新的东亚冬季风强度指数及其强弱变化 之大气环流场差异[J].第四纪研究,2004,24(1):19~27.
|
[17] | 王绍武.中国冷冬的气候特征[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8,4 (2):68~72.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