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西部,31个省区划分为高质量、中高质量、中低质量、低质量4种类型,旅游产品等子系统发展质量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性;②旅游发展质量与旅游经济规模等指标的关联性特征表明,传统的旅游经济统计指标并不能反映旅游发展质量的高低;③按协调发展度各省旅游发..." />

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理科学  2015 

中国省际旅游发展质量特征及空间差异

, PP. 283-292

Keywords: 旅游发展质量,旅游经济规模,协调发展度,中国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从旅游发展质量内涵出发,建立包括5个子系统共31个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旅游"质"-"量"发展协调度评价模型。基于旅游发展质量的测度,判定旅游发展"质"与"量"的协调发展度,并结合旅游发展速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旅游发展质量整体水平不高,空间差异明显,东部>中部>西部,31个省区划分为高质量、中高质量、中低质量、低质量4种类型,旅游产品等子系统发展质量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性;②旅游发展质量与旅游经济规模等指标的关联性特征表明,传统的旅游经济统计指标并不能反映旅游发展质量的高低;③按协调发展度各省旅游发展质量可划分为良好协调发展型、中度协调发展型、勉强协调发展型、中度失调发展型4种类型,多数省区为中度协调发展型与勉强协调发展型;④基于局部加权回归(LOESS)的曲线拟合发现,随着协调发展度的提升,旅游发展速度总体上呈现出较显著的回落趋势。

References

[1]  董观志,张银铃.中国旅游业、旅游学和旅游规划的30 年述评[J].人文地理,2010,25(3):1~4.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旅游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EB/OL].2011-12-28[2013-05-07].http://www.npc.gov.cn/huiyi/ ztbg/gylyygzqkbg/2011-12/28/content_1685797.htm.
[3]  陈秀琼,黄福才.中国旅游业发展质量的定量评价研究[J].旅游学刊,2006,11(9):59~63.
[4]  汪宇明.彰显旅游民生价值,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J].旅游学刊,2010,25(8):7~8.
[5]  Akama J,Damiannah K.Measuring tourist satisfaction with Kenya's wildlife safari: A case study of Tsavo West National Park[J].Tourism Management,2003,24(1):73-81.
[6]  Maryam K.ECOSERV: Ecotourists'quality expectation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3,30(1):109-124.
[7]  Shonk J,Chelladurai P.Service quality, satisfaction, and intent to return in event sport tourism[J].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2008,22(5):587-602.
[8]  俞万源,冯亚芬,梁锦梅.基于游客满意度的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地理科学,2013,33(7):824~830.
[9]  马耀峰,王冠孝,张佑印,等.古都国内游客旅游服务质量感知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6):176~180.
[10]  万绪才,张安,李刚,等.基于旅游者的城市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南京与苏州两市实例分析[J].经济地理,2003, 23(1):113~116.
[11]  姚娟,陈飙,田世政.少数民族地区游客乡村旅游质量感知研究[J].旅游学刊,2008,23(11):75~81.
[12]  杨文凤,孙自保.藏东南生态旅游景区景观质量等级评价及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2):259~266.
[13]  龚伟,赵中华.生态旅游发展质量的评估——以上海崇明岛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3,(1):75~80.
[14]  王恩旭,武春友.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入境旅游服务质量满意度研究[J].旅游学刊,2008,23(11):30~34.
[15]  李万莲,李敏.旅游服务质量满意度影响因子的区域差异研究——安徽三大旅游板块的比较分析[J].经济管理,2011,33 (3):108~113.
[16]  周年兴,林振山,黄震方,等.南麂列岛旅游生态足迹与生态效用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4):571~577.
[17]  洪滔,王英姿,何东进,等.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2):117~122.
[18]  赵莹雪,董玉祥.旅游用地时空演变及其环境效应研究综述[J]. 地理科学,2009,29(2):294~299.
[19]  Fick G, Ritchie J.Measuring service quality in the travel and tourism industry[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91,30(2):2-9.
[20]  Dwayne A,John L.Quality, 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27(3):785-804.
[21]  孙剑,龚继红,张静芳.城市林业生态旅游服务质量对顾客忠诚影响研究——基于武汉市森林生态旅游区顾客的调查[J]. 林业经济,2011,(6):82~89.
[22]  安应民.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提升海南旅游服务质量的对策[J]. 旅游论坛,2010,3(4):385~389.
[23]  吴必虎,俞曦.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0.
[24]  韩勇,丛庆.旅游市场营销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5]  董锋,韩立岩.中国股市透明度提高对市场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J].经济研究,2006,(5):87~96.
[26]  李雪铭,晋培育.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特征与时空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12,32(5):521~529.
[27]  张春丽,佟连军,刘继斌.三江自然保护区耕地与湿地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3):343~347.
[28]  杨士弘.城市生态环境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0]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 (2011)[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32]  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1)[M].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3]  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10~ 2011)[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2011.
[34]  徐菊凤,赵晓燕.中国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模式的对比分析—— 兼论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与形成机制[J].旅游科学,2009,23 (5):44~49.
[35]  程绍文,张捷,梁琳,等.我国旅游网站空间分布及动力机制研究[J].旅游学刊,2009,24(2):75~80.
[36]  崔亚飞,宋马林.我国省际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强度的策略互动性——基于空间计量的实证测度[J].技术经济,2012,31(4):93~ 97.
[37]  田大江,刘家明,王润.中国西北五省会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30(3):313~317.
[38]  Cleveland W.Robust lo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and smoothly scatterplot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1979,74(368):829-836.
[39]  王志发.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旅游学刊,2007,22 (4):10~14.
[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
[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