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理科学  2000 

极化效应、新极化效应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持续发展

, PP. 355-361

Keywords: 旧极化效应,新极化效应,珠江三角洲,经济持续发展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实施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吸引了国内、国外大量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形成了以劳动力密集产品为核心的极化效应,在极化效应的有力推动下,20年来,珠江三角洲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成就。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发展中问题的出现,珠江三角洲极化效应明显减弱,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经济进入调整期。珠江三角洲20年的发展已积累了相当的经济实力,高新技术产业已有一定规模,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核心的增长极核逐步形成;体制改革向深化方向发展;92年以来跨国公司大量涌入,适时发动以技术密集型为核心的产业及地理极化,可以加速珠江三角洲经济的第二次腾飞。

References

[1]  叶舜赞.香港与京九铁路及沿线地区开发[J].地理学报,1998,53(6):157~163
[2]  赵建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回顾与前瞻[J].珠江三角洲经济,1993,6:36~43
[3]  高国立,季任钧.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口迁移研究.经济地理[J],1995,(2)15:76~81
[4]  孙久文,黎雨,张可云主编,中国区域经济与地区投资实务[M].东部地区投资实务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1916~1918
[5]  戈晓宇.广东经济发展新阶段及其内在矛盾[J].经济学动态,1997,8:17~21
[6]  阎小培,郭建国,胡宇冰.穗港澳都市连绵区和形成机制研究.地理研究[J],1997,2:22~29 [7] 欧阳南江.珠江三角洲工业地域分工研究[J].地理学报,1996,51(1):44-50
[7]  贺灿飞.陈颖.港澳地区对中国内地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空间扩散[J].地理科学,1997,17(3):193~200
[8]  吕拉昌,许学强.中国华南地域结构的形成、演变与优化研究[J].地理科学,1999,2:152~157
[9]  路平.广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问题及建设[A].广东经济蓝皮书:经济形势与预测,[C]1997,主编李超.李鸿昌.广东人民出版社:广州,1997,8:8~93
[10]  陈汉欣.中国高技术开发区的类型与建设布局研究[J].经济地理,1999,2:6~10
[11]  顾朝林,赵晓斌,蔡建明.粤港澳区域差异与极化[A].《一国两制模式的区域一体化研究》[C]科学出版社,1999.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