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芜湖市就业与居住空间匹配研究
, PP. 788-793
Keywords: 居住空间 ,就业空间 ,匹配 ,芜湖市
Abstract:
借助偏离度指数分析法从宏观层面研究了芜湖市辖区的就业—居住空间匹配状况的变化特点,利用问卷调查数据,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市区居民通勤的时间、距离、方式及费用。研究结果表明芜湖市就业—居住空间匹配度趋于下降,核心区为服务业就业主导区,北部以制造业就业为主导功能,南部居住功能占主导,带来各区居住人口和就业人口的空间流动。居民通勤平均距离约为4km,平均时间约为25min,通勤方式以电动车、公交车为主。目前,居民对就业—居住地匹配状况的满意程度总体尚好,还需要采取措施以进一步提高满意度。
References
[1] 张忠国.城市成长管理的空间策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49~53.
[2] 郑思齐,龙奋杰,王轶军,等.就业与居住的空间匹配—基于城市经济学角度的思考[J].城市问题,2007,(6):56~62.
[3] 周素红,闫小培.城市就业—居住空间特征及组织模式—以广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5,25(6):664~670.
[4] 徐 涛,宋金平,方琳娜,等.北京就业与居住的空间错位研究[J].地理科学,2009,29(2):174~180.
[5] 孙斌栋,潘 鑫,宁越敏.上海市就业与居住空间均衡对交通出行的影响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8,(1):77~82.
[6] Anasa,Duann L S.Dynamic forecasting of travel demand,residence location,and land development:Policy simulations with the Chicago Area Transportation/Land Use Analysis System[C]// Bruce Hutchinson,Michael Batty.Advances in Urban Systems Modelling.Amsterdam:Baker & Taylor Books,1986.
[7] 周素红,闫小培.广州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需求关系[J].地理学报,2005,60(1):131~142.
[8] 周素红,闫小培.广州城市居住一就业空间及对居民出行的影响[J].城市规划,2006,(5):13~18.
[9] 孟繁瑜,房文斌.城市就业与居住的空间配合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7,(6):87~94.
[10] 郑思齐,曹 洋.就业与居住空间关系的决定机理和影响因素[J].城市发展研究,2009,(6):29~35.
[11] 宋金平,王恩儒,张文新,等.北京住宅郊区化与就业空间错位[J].地理学报,2007,62(4):387~396.
[12] 赵春雨,方觉曙,朱永恒.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联研究——以芜湖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6,26(5):537~542.
[13] 芜湖市统计局.芜湖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