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中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评价与建设献议
, PP. 859-864
Keywords: 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学术规范,表现形式,多样化
Abstract:
笔者选取国内流行的几本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组织结构、表现形式、地图使用等方面进行较详细的评述,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以往的研究及美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长处,提出新世纪中国此类教材建设的总体构想和若干具体编写建议。
References
[1] | 金其铭,董新.人文地理学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
[2] | 王恩涌,赵荣,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
[3] | 王恩涌.文化地理学导论:人·地·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
[4] | 陈国阶.论地理学面临的挑战与发展[J].地理科学,2003,23(2):129~134.
|
[5] | 李小建.英美经济地理学教材特点及我国同类教材改革思路[J].地理科学,1998,18(3):273~277.
|
[6] | 吴传钧.序言[A].见:王兴中,孙峰华,刘继生(主编).人文地理学概论[C].济南:山东地图出版社,1993.
|
[7] | 陆林,凌善金,王莉.试论高校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改革[J].人文地理,2003,18(5):65~69.
|
[8] |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近期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分析[J].经济地理,2002,22(2):129~133.
|
[9] | Cloke P,Philo C,Sadler D.Approaching Human Geography: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Theoretical Debates[M].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1991.
|
[10] | 汤茂林,沙润,石高俊.我国高师人文地理课程体系改革设想[J].世界地理研究,2000,9(3):107~112.
|
[11] | 蔡运龙.多样化的生存与发展--从第29届国际地理大会看地理学趋势[J].人文地理,2001,16(5):5~10
|
[12] | 蔡运龙,陆大道,周一星,等.地理科学的中国进展与国际趋势[J].地理学报,2004,59(6):803~810.
|
[13] | 张文奎.人文地理学概论(第3版)[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
[14] | 王兴中,孙峰华,刘继生.人文地理学概论[M].济南:山东地图出版社,1993.
|
[15] | 张小林,刘继生,冯春萍,等.人文地理学导论[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5.
|
[16] | 李同升,赵荣.国内外人文地理学教材的特点分析--兼论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改革问题[J].人文地理,2000,15(4):64~67.
|
[17] | 王富喜,孙峰华,隋干城.21世纪人文地理学教材内容体系革新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4):1~3.
|
[18] | 美国重新发现地理学委员会.黄润华(译).王缉慈(校).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新关联[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32~41.
|
[19] | [英] R J 约翰斯顿.蔡运龙,陈江(译).哲学与人文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
[20] | 冯年华.人文地理教学改革与创新教育[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17(4):102~106.
|
[21] | 郑耀星.人文地理学课程建设与高校跨世纪教学改革[J].人文地理,2000,15(5):54~57.
|
[22] | 刘继生,丁四保.面向21世纪优化人文地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J].高等理科教育,2002,34(6):28~32.
|
[23] | [德] 阿尔夫雷德·赫特纳.王兰生(译),张翼翼(校).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54,484.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