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安徽省大雾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发生的气象条件
, PP. 374-379
Keywords: 大雾,时空分布,气象条件,安徽
Abstract:
利用1961~2009年近50a来安徽省80个台站大雾观测资料,分析安徽省大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发生的气象条件。结果表明多雾区主要位于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雾日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月际分布,秋、冬季雾的范围较大,春、夏季雾的范围较小,其中冬季最大,夏季最小;大部分地区主要为冬季峰值型雾,雾日集中在10月至次年l月;雾大多数开始于23时至次日8时,结束于5~12时(8时为生成、消散最高峰),持续时间多在0~3h,以1h以内居多。近50a安徽省雾日总体上先增后减,但各地变化特征存在差异;潮湿空气、微弱风速和适宜气温利于大雾形成。
References
[1] | 温克刚,翟武全.中国气象灾害大典 安徽卷[M].北京:气象出版 社,2007:321.
|
[2] | 王丽萍,陈少勇,董安祥.中国雾区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J].地 理学报,2005,60(4):689~697.
|
[3] | 贺 皓,吕 红,徐 虹.陕西省大雾的气候特征[J].高原气象, 2004,23(3):407~411.
|
[4] | 贾文雄,何元庆,李宗省,等.近 50 年来河西走廊平原区气候变 化的区域特征及突变分析[J].地理科学,2008,28(4):525~531.
|
[5] | 陈 霞,魏文寿,刘明哲.近 50 年乌鲁木齐河流域垂直气候带 的异同变化特征[J].地理科学,2010,30(4):606~612.
|
[6] | 郭志梅,缪启龙,李雄.中国北方地区近 50 年来气温变化特征 的研究[J]. 地理科学,2005,25(4):448~454.
|
[7] | 李子华,仲良喜,余香仁.西南地区和长江下游雾的时空分布和 物理结构[J].地理学报,1992,47(3):243~250.
|
[8] | 刘小宁,张洪政,李庆祥,等.我国大雾的气候特征及变化初步 解释[J].应用气象学报,2005,16(2):220~229.
|
[9] | 唐信英,罗 磊,王 鸽,等.四川省大雾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09,29(3):60~65.
|
[10] | 毛冬艳,杨贵名.华北平原雾发生的气象条件[J].气象,2006,32 (1):78~83.
|
[11] | 滕卫平,杜惠良,项云法,等.浙江省大雾的气候特征及其与气 象要素的关系[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9,36(5):594~602.
|
[12] | 童尧青,银 燕,许遐祯.南京地区雾的气候特征[J].南京气象 学院学报,2009,32(1):115~120.
|
[13] | 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预测技术(第二版)[M].北京:气象 出版社,2007:63~66.
|
[14] | 孙凤华,任国玉,赵春雨,等.中国东北地区及不同典型下垫面 的气温异常变化分析[J]. 地理科学,2005,25(2):167~171.
|
[15] | 李红军,江志红,魏文寿.近 40 年来塔里木河流域旱涝的气候 变化[J].地理科学,2007,27(6):801~807.
|
[16] | 杨素英,孙凤华,马建中.增暖背景下中国东北地区极端降水事 件的演变特征[J].地理科学,2008,28(2):224~228.
|
[17] | 林 建,杨贵名,毛冬艳.我国大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发生的 环流形势[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8,13(2):171~181.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