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气候变暖背景下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 PP. 1403-1408
Keywords: 气候变化,塔里木盆地,系统动力学,仿真
Abstract:
根据塔里木盆地水循环的特点,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定义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定量化概念,建立了水文循环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从模型可以看出,径流量主要由降水量、冰雪贮水量决定,而降水量又由内、外循环系数及系统贮水量决定。仿真模拟结果显示在温度升高的背景下,系统贮水量减少,水资源系统恶化;水资源系统对内、外循环转化率变化非常敏感。因塔里木盆地降水转化率与全国相比很低,具有改善的潜力,考虑盆地独特地形条件及气候系统特征,从概念上分析人工影响塔里木盆地水文循环的可能及途径。
References
[1] | 徐海量,叶 茂,宋郁东.塔里木河源流区气候变化和年径流量关系初探[J].地理科学,2007,27(2):219~224.
|
[2] | 靳立亚,符娇兰.最近44年中国西北降水量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响应[J].地理科学,2005,25(5):567~572.
|
[3] | 李同升,徐冬平.基于SD模型下的流域水资源-社会经济系统时空协同分析——以渭河流域关中段为例[J].地理科学,2006,26(5):551~556.
|
[4] | 佚 名.世界冰川加倍消融欧洲损失最为严重[R/OL].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8-03/17/content_137742.htm.
|
[5] | 杨梅学,姚檀栋,何元庆,等.藏北高原地气之间的水分循环[J].地理科学,2002,22(1):29~33.
|
[6] | 李耕拓.沙漠中的地下水[N/OL].http://app.cpst.net.cn/xkxj/khggd/2007_09/190942800.html.
|
[7] | 王 铮.陆地系统动力学研究的现状与动向[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5,7(23):1~13.
|
[8] | 李红军,江志红,魏文寿.近40年来塔里木河流域旱涝的气候变化[J].地理科学,2007,27(6):801~807.
|
[9] | 赵万羽,陈亚宁.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整治引发的生态问题与重建对策分析[J].地理科学,2008,28(4):496~500.
|
[10] | 左其亭.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生态输水效果及风险[J].地理科学,2006,26(5):564~568.
|
[11] | 王其藩.系统动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
[12] | 江 禾.盆地气象学问题[J].新疆气象,1986,(10):2~4.
|
[13] | 张学文.山前绿洲开发可以增加降水量[N/OL].http://xjqxsc.idm.cn/zhangxw%20web/index.htm.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