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理科学  2002 

长江中下游河道岸线的整治与开发利用

, PP. 700-704

Keywords: 长江中下游,岸线整治,岸线利用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河道的各段的整治措施,提出长江中下游河道整治的关键是(1)控制河势,治理河岸崩塌,增强河床与河岸的稳定性;(2)充分重视三峡工程建成后对河道变化产生的影响;(3)科学合理地控制好长江采砂。并分析了长江岸线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岸线利用的原则。在长江中下游河道岸线利用过程中,还存在河势不稳定,布局不合理,深水浅用浪费岸线资源和水污染严重等问题,提出遵照河道演变规律开发岸线,保护河岸工程的安全,根据河岸水质污污染与河床特点合理布置引水口和排污口,提高引水质量。

References

[1]  林承坤.河床演变角度评长江裕溪口的选港与整治问题[J].中国航海,1991,(2):37~48.
[2]  林承坤.上荆江河床演变与治理[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82,(2):514~526
[3]  林承坤.长江口与杭州湾的泥沙与河床演变对上海港及其通海航道建设的影响[J].地理学报,1991,45(1):78~89
[4]  杨桂山,王传胜,施少华.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与合理利用建议[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1(地理专集):73~78
[5]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编.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经验选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6]  王传胜,杨桂山,施少华.江苏省长江沿江港口开发初步研究[A].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集刊[C].北京: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15).129~134
[7]  陈利顶,傅伯杰.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J].地理科学,2000,20(4):301~306.
[8]  施少华,林承坤,杨桂山.长江中下游河道与岸线演变特点[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1):69~74.
[9]  长江水利委员会编.三峡工程泥沙研究[M].武汉:湖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02~234.
[10]  林承坤,许定庆,吴小根.从河床演变观点评荆江碾子湾河道的整治[J].中国航海,2000,(1):10~15.
[11]  林承坤.长江中游下荆江河段浅滩特性与整治的设想[J].长江航运研究,1997,(4):41~44
[12]  林承坤.河床演变与选港建港[J].水运工程,1980,(3):1~12.
[13]  陆玉麒.江苏沿江地区空间结构与区域发展[J].地理科学,2000,20(3):284~290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