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聚落景观特征及其基因分析
, PP. 810-817
Keywords: 传统聚落,少数民族,景观,基因分析,中国
Abstract:
对少数民族聚落景观进行研究具有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的双重意义。以景观基因的视角,将中国少数民族聚落景观的特征归纳为聚族而居、向心性强、自我防御、尊重环境等方面。并从景观要素基因、景观总体基因、原始图腾基因、标志性建筑基因等方面对中国少数民族聚落景观基因进行了识别;同时,考虑到时空差异,从景观基因的地域差异性和变化性,对中国少数民族聚落景观基因进行了比较。
References
[1] | 宋恩常.云南少数民族研究文集[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
|
[2] | 金 珏.侗族民居的生长现象试析[J].贵州民族研究,1993,(3):118~123.
|
[3] | 戴 滇.拉祜族社会历史调查 (二)[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1: 21~22.
|
[4] | 管彦波.影响西南民族聚落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J].贵州民族研究, 2001,(2):94~99.
|
[5] | 周亚成.哈萨克族游牧生产习俗的变迁与经济发展[J].民族研究,2000,(3):54~62.
|
[6] | 杨圣敏.坎儿井的起源、传播与吐鲁番的坎儿井文化[C].//周伟洲.西北民族论丛(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
[7] | 陈 勇,陈国阶,刘邵权,等.川西南山地民族聚落生态研究——以米易县麦地村为例[J].山地学报,2005,23(1):108~114.
|
[8] | 史继忠.瑶山的房屋建筑[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6,(3):21~28.
|
[9] | 刘沛林.古村落文化景观的基因表达与景观识别[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4):1~8.
|
[10] | 陈卫东,王有明.佤族风情[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3: 303~304.
|
[11] | 郭 净.假面探秘——记西南地区假面表演[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33, 92, 93.
|
[12] | 林 河.中国巫傩史[M].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1:391~392, 218.
|
[13] | 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三联书店, 1997:174.
|
[14] | 韩荣培.古代水族社会基层组织和土地、山林的管理方式[J].贵州民族研究,1999,(4):89~93.
|
[15] | 宋恩常.基诺族社会组织调查[C].//中国人类学会.人类学研究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
[16] | 冯 敏、陈志明.凉山彝族奴隶制民居的建筑艺术[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0,(6):61~65.
|
[17] | 王海云.云南少数民族聚落构筑的启示[J].山西建筑,2007,(7):36~37.
|
[18] | 刘锡蕃.岭表纪蛮[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
|
[19] | 刘富帧.西北伊斯兰文化板块分割析论[J].西北民族研究,1992,(1):19~31.
|
[20] | 贺其叶勒图.蒙古民族游牧经济与传统生态意识[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4):92~96.
|
[21] | 汪宁生.云南沧源崖画的发现与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5: 29.
|
[22] | 杨兆麟.原始物象——村寨的守护和祈愿[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0:74~75.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