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试从土壤物质迁移与积累论亚热带北界的划分──以河南省伏牛山为例
, PP. 491-496
Keywords: 伏牛山,亚热带北界,土壤
Abstract:
对伏牛山中段南坡不同海拔高度7个土壤剖面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室内土壤理化分析,选择土壤氧化物迁移系数、硅铝铁率、活性铁与全铁之比、活性锰与全锰之比、Ba值、β值等指标,运用聚类分析等方法,从土壤物质迁移和积累角度深入探讨了河南省伏牛山南坡亚热带北界的划分。研究结果表明,该界线大约在海拔950m左右。
References
[1] | 刘慎谔,等.关于中国植被区划的若干原则问题[J].植物学报,1959,8(2):87~105.
|
[2] | 时华民.对河南省植被初步区划的意见[J].河南农学院学报,1963,(2):1~4.
|
[3] | 侯学煜,等.中国植被区划(初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32~60.
|
[4] | 丘宝剑.我国亚热带的界限问题[J].地理,1962,(2):41~45.
|
[5] | 张金泉.从地植物学角度试论河南省境内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问题[J].地理学报,1981,36(2):216~222.
|
[6] | 全石琳,等.我国东部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的方法论探析—以河南省境内亚热带北界的划分为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1984,15(1):39~50.
|
[7] | 阎育华,等.利用降水平均递增率求山地最大降水高度[J].地理研究,1987,6(1):62~67.
|
[8] | 李克煌,管华,马建华,等.自然地理界面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179~183.
|
[9] | 郭成达.福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特性及其垂直分布规律[J].土壤学报,1992,29(4):427~435.
|
[10] | 邝生舜,等.河南省植物带、北亚热带向南暖温带过渡界线的探讨[J].新乡师范学院、河南化工学院联合学报,1961,(2): 1~10.
|
[11] | 肖廷奎,等.论河南省境内亚热带北界的划分[J].开封师范学院学报,1962,(2):96~108.
|
[12] | 张光业,等.河南省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类及其基本特征[A].见: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理学会1963年年会论文集[C].科学出版社,1965.69~86.
|
[13] | 李克煌.豫西山地亚热带北界的划分[J].地理知识,1983,(1):7~8.
|
[14] | 俞震豫,等.试论土壤分类指标的制订和应用[J].土壤通报,1987,18(2):49~51.
|
[15] | 朱鹤健,等.土壤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29~31.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