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中国城市化与非农化水平的相关分析及省际差异
, PP. 641-648
Keywords: 城市化,非农化,省际差异
Abstract:
在探讨了20世纪80和90年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与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非农化演变的相互关系基础上,揭示了城市化与非农就业水平之间的偏差呈逐步缩小的基本规律;并从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对中国城市化与非农化水平进行了省域类型划分;重点围绕省域产业结构演变和产业就业弹性变化,解剖了两者偏差形成的原因及其相关关系的内在机理。
References
[1] | 霍利斯·钱纳里,莫伊思·赛尔昆.发展的型式1950~197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
[2] | 辜胜阻,杜 辉.略论我国工业化升级转换的战略选择[J].经济研究,1992,(4):16~23.
|
[3] | 郭克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2):44~55.
|
[4] | 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1~70.
|
[5] | 樊 杰,曹忠祥,吕 昕.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空间结构解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4):289~301.
|
[6] | 樊 杰.中国农村工业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对我国7个建制镇的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1998,18(2):99~105.
|
[7] | 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
[8] | 西蒙·库茨涅兹.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
[9] | 吉利斯,波金斯,罗 默,等.发展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7~15.
|
[10] | 耿海清.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原因分析及未来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3,22(1):104~110.
|
[11] | 周一星.改革开放近20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J].城市规划,1999,(12):8~12.
|
[12] | 钟水映,李 晶. 经济结构、城市结构与中国城市化发展 [J].人口研究.2002,26(5):63~70.
|
[13] | Cai Fang. Spatial Patters of Migration Under China's Reform Period"[J]. Asian and Pacific Migration Journal, 1981, 8(3):313-327.
|
[14] | 许学强,王 欣,阎小培.技术流的动力机制、渠道与模式[J].地理学报,2002,57(4):489~496.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