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地理科学  2013 

基于GIS-Markov区域生态安全时空演变研究——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例

, PP. 957-964

Keywords: 生态安全,GIS-Markov,时空演变,大连甘井子区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例,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构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利用研究区1990年、2000年和2009年3期TM遥感影像数据,在GIS格网技术下量化多源数据,创建区域生态安全格网数据库,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生态安全状态评价。以评价结果为基础,构建区域生态安全GIS-Markov模型,通过计算区域生态安全状态转移矩阵,揭示区域生态安全时空演变特点。研究结果表明①1990~2009年甘井子区各街道生态安全指数逐年增加,其中1990~2000年生态安全变化较大的地区集中于甘井子北部和中部,西部和南部地区生态安全变化较小;2000~2009年除泉水街道与南关岭街道外,其他地区生态安全状况均大幅好转。②区域背景在生态安全空间演变趋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甘井子区生态安全演变的可能性受邻域的影响,安全等级较高的邻域对生态安全等级转移起到正面作用,而安全等级较低的邻域则产生负向影响。1990~2000年,甘井子区生态安全状态受较高安全等级邻域的影响,安全状态好转的面积较大,营城子街道北部及革镇堡街道西部的农村地区受较低安全等级邻域的影响,安全状态变差。2000~2009年,甘井子区生态安全总体向好的方面转变,受邻域的影响较小,只有泉水街道及营城子街道与红旗街道交界处受不安全邻域影响,其生态安全状况转差。

References

[1]  孙芬,吴涌泉,刘秀华,等. 基于GIS 的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 全评价——以丰都县沿江地区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8):240~247.
[2]  吕建树,吴泉源,张祖陆,等.基于RS和GIS 的济宁市土地利用 变化及生态安全研究. [J].地理科学,2012,32(8):928~935.
[3]  傅伯杰.我国生态系统研究的发展趋势与优先领域[J].地理研 究,20l0,29(3):383~396.
[4]  薛亮,任志远. 基于格网GIS的关中地区生态安全研究[J].地 理科学,20l1,31(1):123~128.
[5]  田炯,王振祥,王翠然.巢湖流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生态 科学,2011, 30(6):650~658.
[6]  于格,刘光兴,高会旺.中国东部陆架海及沿岸地区生态安全 评价[J].资源科学,2011,33(11):2138~2142.
[7]  张小虎,雷国平,袁磊,等.黑龙江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中 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1):88~93.
[8]  袁磊,雷国平,张小虎,等.资源型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以大庆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6):80~85.
[9]  李华,蔡永立.基于SD 的生态安全指标阈值的确定及应用——以上海崇明岛为例[J].生态学报,2010,30(13):3654~3664.
[10]  盖美,田成诗.大连市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调 控研究[J].地理研究,2003,22(5):644~653.
[11]  Cheng G, Yue X P. Research and predication of ecological security in Jiangsu Province based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J].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1,3(4):48~53.
[12]  Jia Jun-song, Zhao Jing-zhu, Deng Hong-bing, Duan Juan. Ecological footprint simulation and prediction by ARIMA model-a case study in Henan Province of China [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0,10(2):538~544.
[13]  刘红玉,李兆富.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洪河保护区湿地景 观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7,62(11):1215~1222.
[14]  李晓燕,张树文.基于景观结构的吉林西部生态安全动态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5,22(1):57~62.
[15]  张艳丽,蒲欣冬,陈怀录,等.基于遥感和GIS的石羊河流域生态 安全[J].中国沙漠,2011,31(6):1493~1500.
[16]  宋豫秦,曹明兰.基于RS 和GIS 的北京市景观生态安全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10,21(11):2889~2895.
[17]  任志远.陕北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动态变化定量分析[J].干旱区 地理,2005,28(5):642~646.
[18]  李文杰,张时煌.GIS 和遥感技术在生态安全评价与生物多样 性保护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2010, 30(23) : 6674~6681.
[19]  薛亮,任志远.基于空间马尔科夫链的关中地区生态安全时 空演变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1,20(1):114~118.
[20]  王耕.辽河流域生态安全隐患评价与预警研究[M].大连:大 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2: 42~105.
[21]  大连市统计局编.大连市统计年鉴[Z].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0~2010.
[22]  大连市甘井子区统计局编.甘井子区统计年鉴[Z].北京: 中国 统计出版社,1989~2011.
[23]  杨京平.生态安全的系统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15~45.
[24]  蒲英霞,马荣华,葛莹,等.基于空间马尔可夫链的江苏区域 趋同时空演变[J].地理学报,2005,60(5):817~826.
[25]  郝敬锋,刘红玉,李玉凤,等.基于转移矩阵模型的江苏海滨湿 地资源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0, 25(11):1918~1929.
[26]  谢花林,李波.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5):705~710.
[27]  陈飞,高佩玲,郎新珠,等.基于GIS 和Markov 模型的土地利 用时空变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8):74~78.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