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构建地理学发展的哲学基础——蔡运龙等著《地理学方法论》学习与评介
DOI: 10.11821/xb201302012, PP. 284-288
Abstract:
一部阐述重要而深刻思想与方法论的著作——诸如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基础》、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康德的“三大批判”(包括阐述“我们能知道什么”的《纯粹理性批判》、“我们应该怎样做”的《实践理性批判》和“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的《判断力批判》)等等——可以影响一门学科乃至整个科学的变化与发展.蔡运龙等《地理学方法论》[1]一书,系统论述并前瞻了地理学中的哲学命题,对未来中国地理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References
[1] | 蔡运龙,叶超,陈彦光等.地理学方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
[2] | 陆大道,蔡运龙.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地理学:方向正在变化的科学.地理科学进展,2001,20(4):467-472.
|
[3] | 陆大道.我国地理学发展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地理学报,2003,58(1):3-8.
|
[4] | 蔡运龙,陆大道,周一星等.中国地理科学的国家需求与发展战略.地理学报,2004,59(6):811-819.
|
[5] | 张九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对“任务”与“学科”关系的讨论:以中科院组织的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为例.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33(1):31-38.
|
[6] | 孙俊,潘玉君.认识发展中的中国地理学.中国科技论坛,2012,28(4):117-123.
|
[7] | 钱学森等.论地理科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
|
[8] | LeeR,CastreeN,LawsonVetal.Progressinhumangeography?ProgressinHumanGeography,2009,33(1):3-6.
|
[9] | CastreeN.Progressingphysicalgeography.ProgressinPhysicalGeography,2012,36(3):298-304.
|
[10] | 黄秉维.论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I).地理学报,1996,54(1):350-354.
|
[11] | 吴传钧.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经济地理,1991,11(3):1-6.
|
[12] | 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理事会.理解正在变化的星球:地理科学的战略方向.刘毅,刘卫东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7.
|
[13] | ClarkeKC.Exploringthepastandfutureofourplanet:Notbit-by-bitbutallatonce.TheProfessionalGeographer,2011,63(3):320-324.
|
[14] | 黄秉维.地理学与跨学科的综合研究.科学,1998,50(5):2-5.
|
[15] | BarnesTJ.ThisislikeDéjàVualloveragain.TheProfessionalGeographer,2011,63(3):332-336.
|
[16] | SchaeferF.Exceptionaismingeography:Amethodologicalexamination.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1953,43:226-249.
|
[17] | 孙俊,潘玉君.地理学第一定律之争及其对地理学理论建设的启示.地理研究,2012,31(10):1749-1763.
|
[18] | GolledgeRG.Behavioralgeographyandthetheoretical/quantitativerevolution.GeographicalAnalysis,2008,40(2):239-257.
|
[19] | 蔡运龙.地理学的实证主义方法论:评《地理学中的解释》.地理研究,1990,9(3):95-104.
|
[20] | HarveyME,HollyBP.ThemesinGeographicThought.London&NewYork:Taylor&Francis,1981.
|
[21] | LivingstonDN.TheGeographicalTradition:EpisodesintheHistoryofaContestedEnterprise.Oxford:Wiley-Blackwell,1993.
|
[22] | 周春堤.地理现象与地理思想.台北:学生书局,1984.
|
[23] | 王洪文.地理思想.台北:明文书局,1988.
|
[24] | 刘盛佳.地理学思想史.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
[25] |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
[26] | 乔治·萨顿.科学的历史研究.刘兵等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5.
|
[27] |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
[28] | 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纪树立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121-138.
|
[29] | 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鲁旭东译.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38.
|
[30] | PattisonWD.Fourtraditionsingeography.JournalofGeography,1964,63:211-216.
|
[31] | 潘玉君.地理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
[32] | 潘玉君.地理科学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
[33] | 陆大道,郭来喜.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论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与学术贡献.地理学报,1998,53(2):97-105.
|
[34] | 刘盛佳.吴传钧院士的人文地理思想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说.地理科学进展,1998,17(1):12-18.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