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沉积学报  1997 

影响深层碎屑岩次生孔隙发育的因素——冀中坳陷与塔里木盆地实例讨论

, PP. 102-105

Keywords: 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次生孔隙,冀中坳陷,塔里木盆地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在一个含油气盆地内,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深层作为新的油气勘探领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深层碎屑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以次生溶蚀孔为主,被溶解物质往往是碎屑岩原始沉积的骨架颗粒和早期化学胶结物。塔里木三叠系砂(砾)岩以岩屑砂岩为主,其中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为5~35%;冀中下第三系砂岩以长石砂岩为主,并含有丰富的碳酸盐胶结物(3~35%);这些物质为晚期溶解形成次生溶蚀孔隙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冀中下第三系深层碎屑岩当埋深大于3500m时,实测岩心孔隙度最大值小于20%;渗透率最大值小于100×10-3μm2;大多数砂层的孔隙度小于10%;渗透率小于10×10-3μm2;单井日产液量不足100吨。而塔里木盆地三叠系碎屑岩储层,在埋深5000m时仍具有孔隙度最高值大于20%、渗透率最高值大于1000×10-3μm2的储集条件;单井产油量达到日喷油大于500吨,天然气大于1万立方米。本文通过对这两个地区深层碎屑岩储集条件分析认为两地古今地温场的差异是影响深部碎屑岩成岩作用的主要因素;多套烃源岩层系热演化时间跨度的差异直接影响了深部储层储集能力。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