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草地学报  1991 

多花黑麦草×苇状羊茅杂种后代的细胞学可育性和越夏性

DOI: 10.11733/j.issn.1007-0435.1991.01.007, PP. 63-71

Keywords: 多花黑麦草,苇状羊茅,属间杂种,染色体配对,可育性,越夏性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二倍体和四倍体多花黑麦草×苇状羊茅杂种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具有较高的配对水平,单价体少,二价体多。存在低频率的三价体、四价体和较低频率的五价体,表明多花黑麦草和苇状羊茅染色体之间存在同源或部分同源和异源苏会配对,F1正常花粉频率平均为0~18.2%,不同杂交组合甚至同一组合不同植株均有很大的差异。F1的回交结实率很低,平均为0.05粒种子/小穗,且易与多花黑麦草回交。杂种后代自交结实率与其亲本一样均很低。开放授粉结实率则随着世代的增加显著提高,F1代平均仪为0.4%,至第五代高达65.5%。杂种后代越夏性以F1为最强,平均达79.9%,介于双亲之间或与苇状羊茅相近,随着世代的增加越夏性则逐渐丧失。推测越夏性丧失与杂种后代群体过早或过多地丢失苇状羊茅染色体,减少了优良基因重组的机会有关。育性正常、越夏性较强的黑麦草型第四代选系“891”的获得,表明把苇状羊茅的越夏性部分地转移到多花黑麦草中是可行的。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